十年灯火卧松庐,肯羡题桥驷马车。
掌上风云三尺剑,胸中星斗万言书。
江亭晚酌曾同醉,帝苑春游未可虚。
早入承明须献赋,汉廷争见马相如。
十年灯火卧松庐,肯羡题桥驷马车。
掌上风云三尺剑,胸中星斗万言书。
江亭晚酌曾同醉,帝苑春游未可虚。
早入承明须献赋,汉廷争见马相如。
【注释】
- 灯:古代计时器。
- 肯:表示反问,怎能。
- 剑:指代武器或才能。
- 帝苑:皇帝的园林。
- 承明:汉代宫殿名。
- 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家乡中馆宾的一首韵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理想,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才能的看法。
首句“十年灯火卧松庐”,描绘了诗人在松庐中度过漫长岁月的景象。这一句中的“灯火”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状态,而“卧松庐”则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十年”一词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慨,以及对于过去时光的留恋。
次句“肯羡题桥驷马车”,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这里的“驷马车”象征着高官厚禄,而“肯羡”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世俗名利的不齿和不屑。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展现了自己的清高品格。
接下来的两句“掌上风云三尺剑,胸中星斗万言书”,则是诗人自比为英雄豪杰的形象。这里,“掌上风云”象征着诗人的文采和才华,如同掌控着整个局面的英雄;而“胸中星斗”则形容了诗人心中丰富的知识和智慧。通过这种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和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江亭晚酌曾同醉,帝苑春游未可虚”,则是诗人回忆与朋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这里的“江亭晚酌”和“帝苑春游”分别象征着诗人与朋友共度的时光,而“曾同醉”和“未可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怀念。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描述和自我形象的塑造,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友情的重视以及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方式,也传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和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