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题桥早擅名,驷车持节出都亭。
华夷一统乾坤壮,日月重轮海岳清。
直指东南临属国,却从西北望神京。
归朝首献平夷策,天上夔龙听履声。
司马题桥早擅名,驷车持节出都亭。
司马题桥:司马是晋朝的官署名,司马题桥指司马道。司马道,是晋武帝司马炎建立的一条御道,起于洛阳南宫太极南阶,经太庙、端门外,西至建章宫太液池,东到景阳山前,长200余里,为帝王巡幸之专用道路。“司马”在这里是借用典故,借以表明诗人的官职。
驷车持节:据《后汉书·舆服下》说:“古者王侯皆驾四望,故有四望车,其制亦如小马车,加金为饰,驾四马……持节者,持竹使节,以行节度。”这里的“驷车”,就是四匹马拉着的车子;“持节”,即持着朝廷颁发的符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司马道上,我早已因有功而出名,如今又奉命持节出都城赴任了。
华夷一统乾坤壮,日月重轮海岳清。
华夷统一:华夏民族和夷狄民族统一起来,成为大家庭。乾坤:天地。
日月重轮:这里用《易经》的“日月重光”的意象来比喻国家的政治清明。
海岳清:这里用《易经》的“天山泽水火雷风水”的意象来比喻国家的国泰民安。
直指东南临属国,却从西北望神京。
直指:直接指向,这里指直接面对。属国:附属的国家,指琉球。
神京:指京城,这里代指北京。
归朝首献平夷策,天上夔龙听履声。
归朝:回归朝廷。首献:首先献策。
平夷策:平定边患的策略。
天上夔龙听履声:传说中夔龙(一种神话中的龙)能听到人们的声音,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朝廷的贡献。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他的好友大行人绎梅谢公的。在古代,大行人是国家外交的重要职务,他们负责出使外国或接待外宾,并代表国家处理与外国的外交关系。这首诗是作者向这位好友表示敬意和感谢之情的。
第一句“司马题桥早擅名,驷车持节出都亭”,描绘的是诗人在司马道上的威武形象。司马道是皇帝的御道,因此,诗人的名声也随之而广为人知。
第二句“华夷一统乾坤壮,日月重轮海岳清”,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的赞美。他希望国家能够强大,能够实现天下大治。
第三句“直指东南临属国,却从西北望神京”,表达了作者对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坚定信念。他坚决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不允许任何侵犯的行为发生。
最后一句“归朝首献平夷策,天上夔龙听履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贡献的决心和信心。他认为自己的策略能够为国家带来和平与繁荣,就像传说中的夔龙一样。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才能,赢得了朋友的赞赏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