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匡庐僻,寻幽到峡桥。
山围松树老,泉逐夜钟飘。
午食蒸藜暖,朝锄乞种遥。
茅居犹未缚,辛苦木铃摇。

【注释】

  1. 初住:初次住宿。栖贤口:地名,庐山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庐阳区西南。
  2. 匡庐:庐山的别称。为爱:因为喜欢。
  3. 寻幽:寻找幽静的地方。至:到、抵达。峡桥:指庐山上的一座桥,因峡谷而得名。
  4. 山围:形容山峰环绕着树木。松树老:松树因年久失修而显得苍老。
  5. 泉逐夜钟飘:泉水随着夜晚的鼓声飘荡。泉随:泉水流动的声音。
  6. 午食:中午吃饭。蒸藜(lí):用藜(一种野菜)蒸煮。藜,一种可食的野生植物。
  7. 朝锄:早晨劳作。乞种:向人请求耕种土地。遥:远。
  8. 茅居:草屋。犹:仍然。未缚:没有捆绑起来。
  9. 辛苦:辛劳,辛勤。木铃摇:用木制的铃声驱赶鸟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庐山初次住宿时所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的自然美景和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首句“为爱匡庐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庐山的偏爱,因为庐山环境清幽,远离尘嚣。次句“寻幽到峡桥”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地理位置,诗人找到了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山峡之间的一座桥梁。第三句“山围松树老”,通过描绘山峦和松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岁月流逝的感觉。第四句“泉随夜钟飘”,描绘了夜晚山间的泉水伴随着夜晚钟声流淌的情景,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神秘感。
第五句“午食蒸藜暖”,诗人描述了自己在中午休息时的舒适感受,蒸藜(一种野菜)的香气让人感到温暖。第六句“朝锄乞种遥”,表达了诗人早起耕作的勤劳景象,向远处的土地求取粮食的生活状态。第七句“茅居犹未缚”,诗人表达了自己尚未完成对草屋的搭建工作,仍需要努力。最后一句“辛苦木铃摇”,则表现了诗人为了驱赶鸟儿而敲打木制铃铛的辛劳。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执着追求,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