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何曾异,茅房独自真。
晴空休瞪目,寒色更宜人。
岂爱潭中月,知无花外春。
莫随吾与若,疑误住山身。
【注释】
归宗山:在今浙江新昌县西南。籁:指山中鸟鸣声,此诗是作者自喻所作。一百四首:诗人于唐贞元年间到归宗山游赏,写了一百零四首咏山中风物的小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唐贞元年间到归宗山游赏时写的咏山中风物诗。前四句写山中清幽景色;后四句抒写诗人对归宗山的热爱之情。诗人把“云”、“水”、“茅房”等物拟人,以突出其清幽之美。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整首诗自然流畅,清新淡雅。
【译文】
山中云雾缭绕,水波清澈透明,哪里有什么不同?只有茅屋才显出真朴。
天空湛蓝无云,不要瞪大眼睛看它,更显得天空湛蓝。寒色更使人觉得宜人。
哪肯爱那潭水中的月亮,知道没有花外的春天。
别随我与他们一样,怀疑误入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