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孤村泣断磷,半生魂梦若为真。
可怜按剑看投夜,始信寒岩独有春。
沐雨栉风多载恨,锄云耕月一身贫。
劳生扰扰同今昔,更莫长歌恸鬼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我将对每一句诗进行释义,并附上译文、注释和赏析:

次韵答侯若孩太傅二首
野寺孤村泣断磷,半生魂梦若为真。

  • 泣断磷:形容夜晚的月光如同哭泣一样,映照在断落的磷火上,显得格外凄凉。
  • 半生: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或岁月。
  • 魂梦若为真:表示自己的梦境是否真实,或者人生是否如梦。

可怜按剑看投夜,始信寒岩独有春。

  • 可怜:表示同情或怜悯,这里指对作者境遇的同情。
  • 按剑:拿着剑,通常象征着权威或勇气。
  • 投夜:形容夜晚的景象,可能是指月光下的夜色。
  • 寒岩:冷峻的岩石,这里可能象征着孤独或艰苦的环境。
  • 独有春:表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沐雨栉风多载恨,锄云耕月一身贫。

  • 沐雨栉风:形容历经风雨,形容生活艰辛或奔波劳碌。
  • 多载:多年,表示经过很长的时间。
  • 锄云耕月:形容辛勤工作,日夜劳作,与月光相伴。
  • 一身贫:形容贫穷,一生都生活在贫困之中。

劳生扰扰同今昔,更莫长歌恸鬼神。

  • 劳生扰扰:形容生活的繁忙和纷扰,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的生活状态。
  • 同今昔:表示现在和过去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变化。
  • 更莫:不要,表示不应该做某事。
  • 长歌:长时间的歌唱,这里可能意味着抒发情感或回忆往事。
  • 恸鬼神:悲痛欲绝,极度悲伤到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给侯若孩太傅的两首诗。第一首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梦境的感慨,第二首则描绘了作者辛勤工作的情景和内心的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