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云山岁月虚,问安犹记朔风初。
曾为弟子恩非薄,仰事吾师愧有馀。
月上禅西幢影乱,灯明方丈履声徐。
金轮捧足何年事,泥首长空掩敝庐。
秋夕奉怀长庆老人
一别云山岁月虚,问安犹记朔风初。
曾为弟子恩非薄,仰事吾师愧有馀。
月上禅西幢影乱,灯明方丈履声徐。
金轮捧足何年事,泥首长空掩敝庐。
注释:
- 一别云山岁月虚,问安犹记朔风初。
- “一别云山”:离开云山(指故乡)已经很长时间了。“岁月虚”: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好像一年中的时间一样。“问安”:打听平安。“朔风初”:北风刚吹过。
- 曾为弟子恩非薄,仰事吾师愧有馀。
- “曾为弟子”:曾经当学生的时候。“恩非薄”:没有忘记老师的恩情。“仰事”:尊敬地侍奉。“吾师”:我的老师。“愧有馀”:感到惭愧有余,因为尊敬老师而自感不足。
- 月上禅西幢影乱,灯明方丈履声徐。
- “禅西”:禅宗寺院的西边。“幢影”:幢子(古代一种装饰性的建筑物)的影子。“乱”:纷扰。“灯明”:灯火通明。“方丈”:和尚住的房屋或道观中的正房。“履声”:僧人走路的声音。
- 金轮捧足何年事,泥首长空掩敝庐。
- “金轮”:佛家语,表示佛教徒要修行、修得成佛,如同转轮王那样,能以佛法来教化众生,使众生觉悟,达到解脱的境界。“捧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法的恭敬和信仰。“年事”:年岁的事情,这里指佛教中修行的时间。“泥首”:指僧人们的头顶,也用来比喻僧人们。“敝庐”:简陋的房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的夜晚怀念长庆老人所作。诗人回忆起与长庆老人的交往,感叹时光飞逝,自己对老师充满了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信仰,以及对长庆老人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