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白云何处入,堂前深草易生悲。
读书高仰名公迹,拭泪徒销浊世疑。
烟雨屡更殊未定,溪山长峙不堪思。
相看更莫论千古,他日兴怀正此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和注解理解诗意,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即可。
本题共分两节,第一小节是写“栖贤怀古”,第二小节是写“览物兴怀”。从结构上讲,这是一首诗的前后照应,中间转折。前半部分写的是“栖贤”的情怀,后半部分写的是作者在“览物”时的感慨。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壮志难酬之苦闷心情的诗。
“谷口白云何处入”,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居住的山谷口有一片白云,它究竟哪里飞来?这里用“白云”象征了隐居生活,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堂前深草易生悲”,这两句的意思是:站在堂前那片茂盛的深草中,很容易让人产生悲伤的情绪。“深草”象征着隐居生活的环境,也象征着诗人的心境。
“读书高仰名公迹,拭泪徒销浊世疑”,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在读书时仰望那些伟大的名人的遗迹,可是这些遗迹却不能消除我心中对污浊世界的怀疑。“名公迹”指古代名人的遗迹,“浊世疑”指污浊世界带来的疑惑。这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面对污浊的社会而产生的疑虑和困惑。
“烟雨屡更殊未定,溪山长峙不堪思”,这两句的意思是:风雨经常地交替变化着,但它们并没有带来什么确定性,而那绵延的群山和流淌的溪水却依然屹立在那里让人不能忘怀。“烟雨”指自然景象,“殊未定”表示不确定,“堪思”表示令人难忘。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无奈和对自然的热爱。
“相看更莫论千古,他日兴怀正此时。”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互相看着对方,不要再去谈论那些千古流传的传说。等到将来有一天我再次回到故乡的时候,那时我一定会满怀感慨地去思考这一切。这两句通过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示例:
(1)“谷口白云何处入”,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居住的山谷口有一片白云,它究竟哪里飞来?
(2)“堂前深草易生悲”,这两句的意思是:站在堂前那片茂盛的深草中,很容易让人产生悲伤的情绪。
(3)“读书高仰名公迹”,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在读书时仰望那些伟大的名人的遗迹,可是这些遗迹却不能消除我心中对污浊世界的怀疑。
(4)“烟雨屡更殊未定”,这两句的意思是:风雨经常地交替变化着,但它们并没有带来什么确定性,而那绵延的群山和流淌的溪水却依然屹立在那里让人不能忘怀。
(5)“相看更莫论千古”,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互相看着对方,不要再去谈论那些千古流传的传说。
(6)“他日兴怀正此时”,这几句的意思是:等到将来有一天我再次回到故乡的时候,那时我一定会满怀感慨地去思考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