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秀山前鼓角哀,越王台畔草堆堆。
飞龙白日旌旗闪,独骥黄尘斥堠来。
王谢入为麾下客,贾商推出济川才。
十年巨室诛求尽,闾巷萧条乔木灾。

诗句释义:

粤秀山前,鼓角声中充满了哀怨,越王台畔,野草堆成一片。

译文:
在广州,粤秀山前的鼓角声让人感到悲伤,越王台边的野草丛生。在阳光照耀下,旌旗在阳光下闪动,一匹独骥在尘土飞扬中前行。

关键词解释:

  1. 粤秀山:广东名山,风景秀丽。
  2. 越王台:历史上的越国王城遗址,位于今广州市越秀区内,因古越王勾践而得名。
  3. 鼓角:古代军用乐器,声音激昂,常用于军队中鼓舞士气。
  4. 旌旗:古代行军时用来指引方向的标志,此指战旗。
  5. 黄尘:黄色的尘土,形容战争或忙碌的场景。
  6. 麾下客:古代军官下属的幕僚,此处比喻人才被征召。
  7. 济川才:有能力帮助渡过难关的人才,此处指商贾商人。
  8. 巨室:豪门大族,此处指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家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广州的历史变迁和自然景观。诗中通过“粤秀山前鼓角哀,越王台畔草堆堆”开篇,就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战争与和平并存的景象。接着,诗人以“飞龙白日旌旗闪,独骥黄尘斥堠来”形象地描述了战旗在空中飘扬和马儿在尘土中疾驰的情景。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人物描写,“王谢入为麾下客,贾商推出济川才”,通过对王公贵族和商人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的变动和社会的繁荣。而“十年巨室诛求尽,闾巷萧条乔木灾”则揭示了战争对平民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广州这座城市深厚的情感。同时,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繁荣与凋敝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