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隐匡山曾六年,玉渊金井坐流泉。
出头已讶盘空势,拭眼谁怜避世禅。
生客久拚青草里,孤踪犹滞白云边。
存亡去住知何定,怪石长松亦有缘。

【注释】

卜隐匡山曾六年:隐居匡山已有六年。匡,地名,在今安徽蚌埠市南郊。

玉渊金井坐流泉:匡山中有一座玉渊池和金井亭,都是泉水流出的地方。坐,动词作名词用,表示处所。

出头已讶盘空势:从山上看过去,树冠好像盘绕在空中。

拭眼谁怜避世禅:擦了擦眼睛,谁又可怜这隐居者呢?

生客久拚青草里:我这个外来的客人,早就拼死在草丛中。

孤踪犹滞白云边:我孤独的身影还滞留在白云的边缘。

存亡去住知何定:生死离合,去留不定,谁能知道呢?

怪石长松亦有缘:怪石长松也有缘分啊。

赏析:

这是诗人对匡山隐居生活的写照。诗的开头两句“卜隐匡山曾六年”点明自己隐居匡山已经有六年的时间。匡山,在今安徽省蚌埠市南郊,因有匡氏隐居于此,故名。“玉渊金井坐流泉”一句,是匡山景色的描写。玉渊池和金井亭,都是泉水流出的地方。诗人在这里以景物起兴,表现了自己对于匡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出头已讶盘空势”一句,是诗人对匡山景色的进一步描写。站在山顶上向下俯瞰,那树冠盘绕在空中的景象,令人惊叹不已。“出头”,即指从山顶上向下望见。这句诗的意思是:从匡山高处往下看,树冠好像盘绕在空中,令人惊叹不已。

“拭眼谁怜避世禅”一句,是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感受的描写。“拭眼”,即擦眼,意思是说诗人正在欣赏美景,忽然想到自己的隐居生活可能被人不理解,便擦了擦眼睛。“谁怜”句,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感受的进一步描写。诗人感到自己的隐居生活是值得同情的。这里的“谁怜”二字,表明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生客久拚青草里”一句,是诗人对于自己作为外来客人的处境的描写。“生客”,即外来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我这个外来的客人,早就拼死在草丛中了。这里的“青草”二字,既形容草丛茂密,也暗示了诗人在草丛中度过艰难岁月的现实。

“孤踪犹滞白云边”一句,是诗人对于自己孤独身影的描述。“孤踪”,即孤独的身影。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孤独的身影还滞留在白云的边缘。这里的“白云”二字,既形容天空高远、云彩洁白,也暗示了诗人在白云边缘度过孤独岁月的现实。

最后两句“存亡去住知何定”和“怪石长松亦有缘”,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存亡去住知何定”,意思是:人的生死离合,去留不定,谁能知道呢?这一句是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怪石长松亦有缘”,意思是:怪石长松也有缘分,这一句是诗人对生命价值的肯定。这里的“怪石”、“长松”二字,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怪石和长松,更是比喻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匡山景色和抒发诗人情感的诗作。通过对匡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感慨和无奈之情;通过对生命价值的肯定,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