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海轻烟古寺东,一枝初放竹林中。
寒香漫道当春异,疏影偏怜今夕同。
落落路傍疑过客,垂垂人外泣孤鸿。
相寻未必终寥寂,对此幽姿妒晚风。
【注释】
- 濒海:靠近海边。
- 轻烟古寺:轻烟缭绕在古老的寺庙上空。
- 竹林中:竹丛之中。
- 寒香:冷香味。
- 疏影:稀疏的树影。
- 落落路傍疑过客:冷落清寂,仿佛是路过的行人。
- 垂垂人外泣孤鸿:孤独凄凉的样子。
- 相寻未必终寥寂:也许不会一直如此寂寞。
- 此:指上句中的“此幽姿”。
- 妒晚风:嫉妒晚风的吹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起欣赏早梅的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早梅的特点和魅力,表达了诗人对早梅的喜爱之情。
首联“濒海轻烟古寺东,一枝初放竹林中。”描绘了早梅生长的环境。诗人将早梅比作一位古代的佳人,将其置于海边、轻烟缭绕的古寺东侧,又置于竹林深处。这种对比手法突出了早梅的独特韵味。
颔联“寒香漫道当春异,疏影偏怜今夕同。”进一步描绘出早梅的特点。诗人将早梅比作一位高洁的女子,赞美其不畏严寒、傲骨铮铮的品质。同时,他还将早梅的影子与孤独的鸿雁相比,表达了对早梅的深深喜爱之情。
颈联“落落路傍疑过客,垂垂人外泣孤鸿。”进一步描绘出早梅的孤独之美。诗人用“疑过客”来形容早梅的影子,暗示了早梅的孤高与不羁。而“泣孤鸿”则形象地表现了早梅的凄美与悲切。
尾联“相寻未必终寥寂,对此幽姿妒晚风。”则表达了诗人对早梅的深深眷恋之情。他感叹自己与早梅相伴的时间或许并不长久,但却始终难以忘怀。最后,他将自己的情感投向了早梅,表达了对早梅的喜爱以及对其美丽姿态的嫉妒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早梅的赞美,传达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命之短暂的感慨。同时,它也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感情纽带,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