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外再逢长至日,烟袅风轻散缕愁。
岂无海市堪舒眼,不是匡庐莫上楼。
戎马乡关今日泪,溪山松菊百年秋。
管灰纹线人间世,衰变从教雪满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此题要熟读全诗,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然后理解其含义,分析其艺术手法,赏析表达技巧。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和主旨的题目,注意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与题目要求相符合。“烟袅风轻散缕愁”意为:烟雾袅袅,轻风吹拂,散去一缕缕愁绪。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冬至时节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岂无海市堪舒眼,不是匡庐莫上楼”,意为:难道没有可以舒展眼睛的地方吗?如果不是匡庐,就不要登上高楼。前句写诗人的所见,后句写诗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戎马乡关今日泪,溪山松菊百年秋”,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岁月易逝的慨叹之情。“管灰纹线人间世,衰变从教雪满头”,这两句诗以管中的灰纹比喻人生的无常;以衰变为由来,指出衰老是无法避免的;最后说人老了,头发上就长满了白发。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年华已老、人生将尽的悲凉感慨。
【答案】
己亥冬至
岭外再逢长至日,烟袅风轻散缕愁。
岂无海市堪舒眼,不是匡庐莫上楼。
戎马乡关今日泪,溪山松菊百年秋。
管灰纹线人间世,衰变从教雪满头。
赏析:
首联写冬至时节诗人在岭外再次遇到长至日的情景。“烟”“风”二字渲染了清冷的氛围,而“袅”“轻”又点明了这种环境的特点,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散缕愁”是写诗人在冬至时节的心情,也是写诗人在此时此地的处境。“缕愁”二字表明诗人此时心情烦闷,郁郁寡欢,而“烟袅风轻散缕愁”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不愿离开这个充满温馨氛围的环境;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离开这个令他心烦意乱的环境。这种矛盾的心情正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颈联紧承上语,写诗人面对这样的环境时的感受。“海市”是传说中的海上三座仙山之一,传说常有人乘船到那里寻访仙人,以求长生不老。“舒眼”即放眼远眺。“匡庐”指庐山,为五岳之一,位于江西省北部,因汉代匡衡在此隐居读书而得名。“莫上楼”即不要登高望远。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但其中却蕴藏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在这里借古喻今,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尾联写诗人在故乡看到的景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戎马”即战争之意;“乡关”即家乡的意思。“今日泪”即今天流下的泪水,这里是指诗人因思乡而产生的眼泪。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又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岁月易逝的慨叹之情。尾联中还暗含着对人生无常的认识:“管灰纹线人间世,衰变从教雪满头。”这里的“管灰纹线”指的是一根竹管上的纹理,象征着人的一生;“人间世”指的是世间的一切;“衰变”即衰老之意;“雪满头”则是形容头发上长满了白发,象征着人生的衰老。这几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又表达了他对自己年华已老、人生将尽的悲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