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岩飞阁近天门,俯瞰群峰势独尊。
晚秀倚空徒自鉴,草玄无上与谁论。
心同云汉形俱外,目对星辰意不繁。
踏遍且归山尽处,妙高终日到黄昏。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重岩飞阁近天门,俯瞰群峰势独尊。
- 注释:在陡峭的山峰上修建了飞阁(高耸的建筑),可以接近天空之门。从高处俯瞰四周的山峦,显得它们特别高大、尊贵。
- 译文:在险峻的山峰间建造了飞阁,靠近天际,俯瞰四周,使得群峰显得格外雄伟而尊贵。
- 晚秀倚空徒自鉴,草玄无上与谁论?
- 注释:夜晚的景色独自映照在空中,仿佛能自我审视;对于草堂玄学(道教中的一种学问)来说,无人能与其相提并论。
- 译文:夜幕下的景色在空旷中显得格外美丽,它像是在自我欣赏;然而对于草堂玄学这样的深奥学问,又有谁能与之相提并论呢?
- 心同云汉形俱外,目对星辰意不繁。
- 注释:心境与天上的云朵一样广阔,身形与宇宙之外的事物相似,但目光注视着星辰时并不感到复杂和纷乱。
- 译文:我的心灵与天上的云朵一样宽广无边,我的身形与外部世界的万物相似,但在凝视星空时,我的心并不感到杂乱或混乱。
- 踏遍且归山尽处,妙高终日到黄昏。
- 注释:我已经走了遍整个山头,现在准备回家。尽管山已经走到了尽头,但是我还继续前行,直到黄昏。
- 译文:我已经走遍了这座山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准备回家。虽然山已经到了尽头,但我仍然继续前进,直到夕阳西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丹霞山壮丽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态度。诗中的“晚秀”、“草玄”暗示了诗人对道教哲学的理解和思考。最后两句“踏遍且归山尽处,妙高终日到黄昏”则反映了诗人即使走到山的尽头也依然热爱探索的精神,以及他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于生命意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