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共寻凉过露台,追欢更上片鳞隈。
依岩挂屋千峰顶,绕壁横空一径开。
夜静钟声从地起,月寒秋色自天来。
休将此夕疑他夕,几转幽怀到劫灰。

【注释】

  1. 片鳞岩:山名,在今江西九江市南。
  2. 偶共寻凉过露台:偶然一起找凉,走过了露天的台榭。
  3. 追欢更上片鳞隈:追寻欢乐,登上了片鳞岩的山巅。
  4. 依岩挂屋千峰顶:靠着岩石建造房屋,建在千峰的山顶上。
  5. 绕壁横空一径开:在山壁上绕行,有一道从空中开辟出来的小路。
  6. 夜静钟声从地起:晚上静寂时,钟声从地面响起,形容深夜寺内钟声回荡。
  7. 月寒秋色自天来:月光如寒秋色,从天上洒下来。
  8. 几转幽怀到劫灰:几次回转深沉的思绪,直到宇宙毁灭之前才罢休。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在中秋前夕与诸僧同游片鳞岩的即兴之作,表达了他与众僧畅游山林,领略佛门清静之美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象生动清新。
    首联“偶共寻凉过露台,追欢更上片鳞隈。”写诗人偶然间与僧人同游清凉之境,一同攀登至片鳞岩的山巅。诗人与众僧人相约同游,以寻觅那清凉之地为名,实则是为了共同享受山水之美。他们沿着山路前行,欣赏沿途的自然景致。“追欢”二字,描绘出诗人与众僧人畅游山林、尽情欢乐的情景。这两句诗将诗人与众僧人之间的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融为一体,展现了他们共同探索山水之美的过程。
    颔联“依岩挂屋千峰顶,绕壁横空一径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众僧人游览片鳞岩时所看到的景色。诗人站在千峰之巅,俯瞰四周,发现岩石上悬挂着一座座小屋,仿佛是在千峰之上安家落户。而山壁上则有一条小路从空中开辟出来,宛如一条通向天界的通道。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片鳞岩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莫测的氛围。
    颈联“夜静钟声从地起,月寒秋色自天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众僧人在片鳞岩中度过的夜晚。当夜深人静时,钟声从地面上传来,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受。而月光如寒秋色一般洒落下来,照亮了整个山林。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光线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众僧人在片鳞岩中的心境与感受。
    尾联“休将此夕疑他夕,几转幽怀到劫灰。”则是诗人对前文所描绘的景色和体验的总结与反思。诗人在这片清净之地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相反,他通过与众僧人的交流和游玩,将内心的幽思转化为了一种超越生死的感悟。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片鳞岩的喜爱之情,又传达了他对于生命无常、世事变幻的认识和感慨。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片鳞岩的独特风光和诗人与众僧人的游玩情景。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无常的认识。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使整首诗歌成为了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