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郭名蓝半壑开,华簪方服对高台。
云生几席僧催至,香满山厨客带来。
万里风烟霜竹断,三生魂梦午钟催。
相看未易论畴昔,且共遐心倒茗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近郭名蓝半壑开,华簪方服对高台。
- 注释:“名蓝”可能是指地名或者地名中的“兰”字,这里可以理解为靠近城郭的地方有一片美丽的蓝田(可能是种蓝草之地)或蓝色的山谷。
- “华簪方服”指的是穿戴着华丽的头饰和衣服,这里的“华簪”可能是指用贵重材料制成的簪子,而“方服”则是指古代官员的礼服。
- “对高台”表示站在高处,与前面的“名蓝”和“华簪方服”相对应,描绘了一幅人物站在高台上欣赏美景的画面。
- 云生几席僧催至,香满山厨客带来。
- 注释:“几席”可能是指僧人临时搭建的简易床铺。
- “僧催至”可能是指僧人催促客人就坐,因为这里没有提供足够的座位。
- “香满山厨”表示厨师们忙着烹饪,香气四溢。
- “客带来”可能是指在用餐过程中,客人不断到来。
- 万里风烟霜竹断,三生魂梦午钟催。
- 注释:“万里风烟”形容景色辽阔,风吹过长满霜雪的竹子,发出萧瑟的声音。
- “三生魂梦”可能是指前世、今世和来世的灵魂,这里用来形容时间漫长。
- 最后一句中的“午钟”通常在佛教寺庙中敲响,用于报时,但在这里可能也有提醒或催人奋进的含义。
- 相看未易论畴昔,且共遐心倒茗杯。
- 注释:“相看未易论畴昔”意味着虽然我们过去曾经相遇,但是难以轻易地谈论彼此过去的岁月。
- “且共遐心倒茗杯”表示即使无法详细讨论往事,我们也不妨放下这些思绪,共同享受眼前的美好时光,比如品尝茶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并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回忆与当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含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