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新修别院深,遥分祇树落城阴。
官闲喜傍烟霞迹,僧僻惭牵缨冕心。
定化弦歌成佛国,已将钟梵入名林。
溪坛曾见闻樨者,空谷宁愁金玉音。
诗句解释:
“龙护园” - 这是诗的题目,意味着诗的主题与守护、保护有关。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力量和威严的象征,常被用于描述守护者或保护者。
太守新修别院深 - 这里的“太守”指代的是地方官员,而“新修别院深”描述了这位官员新建的别院非常深广,可能象征着他的职位高远或者权力的庞大。
遥分祇树落城阴 - “祇树”通常指的是一种古树,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树种。“遥分”表示遥远分离,可能是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情感的表达。“落城阴”则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可能是指自然景观或是心境上的远离。
官闲喜傍烟霞迹 - “官闲”表明诗人在闲暇时间,“烟霞迹”可能指的是自然的美景,如山峦、云霞等,诗人在此享受这些美景,表现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僧僻惭牵缨冕心 - “僧僻”可能指的是隐居的僧人,他们的生活通常较为清静和简单。“牵缨冕心”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担忧,担心被功名利禄所累,从而感到惭愧和不安。
定化弦歌成佛国 - “定化”可能指的是修行或觉悟的过程。“弦歌”通常与音乐相关,但在这里可能是比喻为修行中的歌唱。“成佛国”意味着通过修行达到了佛教中所说的涅槃境界,即超越生死轮回。
已将钟梵入名林 - “钟梵”可能指的是宗教仪式中所用的乐器和经文。“入名林”可能是指将佛教的教义或修行融入到生活中,形成了一种信仰或修行的氛围。
溪坛曾见闻樨者 - “溪坛”可能指的是在溪边搭建的祭坛或讲经的地方。“闻樨者”可能是说在这里听到了关于桂花的故事或传说,桂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美好和高洁的品质联系在一起。
空谷宁愁金玉音 - “空谷”形容声音在空旷的地方回荡,强调了声音的纯净和深远。“宁愁金玉音”可能是指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更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声音和本质,而不是被金银财宝所迷惑。
译文:
龙在守护着这片花园,
新任太守的新院深深建在城中。
我闲暇时喜欢漫步在烟霞之中,
但隐居的僧侣却感到有愧于身上的缨冕。
我追求定慧修行,唱响了佛法的旋律,
已经将佛教的教诲和仪式融入我的名望之中。
我在溪边的讲台听过桂花的传说,
在这空寂的山谷里,我不再为金玉之声所困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官场与隐逸生活对比的作品。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新修的别院,以及太守在其中的闲适生活;后半部分则转向了隐居的僧侣,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忧虑和追求精神上的解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宗教仪式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