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隐丹峰几腊残,昨随人去四旬还。
夕寒鹤自归松顶,月落云仍到竹关。
万里客乡知岁尽,一天风雨待春闲。
孤怀淼淼谁堪共,独拄桄榔吟上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岁暮 —— 指年终岁末,一年即将结束。

就隐丹峰几腊残 — 意思是隐居在丹峰(地名,位于今广西省),度过了几年的岁月。腊月是农历十二月,这里用“几”字表示经历了几年的时间。

昨随人去四旬还 — 意思是昨天随着人们离去了几个月。四旬是指四十天,“还”是回来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曾经跟随人们一起走了几个月,然后又回来了。

夕寒鹤自归松顶 — 意思是傍晚时分,一只鹤从松树上飞下来回到了山顶。这里的“夕寒”指的是傍晚时分,天空中的寒冷。

月落云仍到竹关 — 意思是月亮落下后,云雾仍然飘荡在竹林之间。这里的“竹关”指的是竹林的门或窗。

万里客乡知岁尽 — 意思是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知道一年的结束。万里是形容距离非常远,“客乡”是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一天风雨待春闲 — 意思是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希望有一天能够休息一下。

孤怀淼淼谁堪共 — 意思是独自怀抱着忧郁的心情,谁能理解我?

独拄桄榔吟上山 — 意思是独自一人依靠着桄榔树,吟唱着诗词登上山巅。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独自站在山上,依靠着桄榔树,吟唱着诗词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生活的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隐居的生活场景和情感状态,表达了自己的孤寂和无奈。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和深深的忧郁之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生活的一种期待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