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说林泉寄一枝,无心犹恐懒成痴。
初终后夜绕栏处,春夏秋山坐石时。
溪鹤伺鱼人不觉,山云到树鸟先知。
记得往年争洞济,涅槃城里竖旌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它描绘了诗人在林泉中的生活情景,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句“谩说林泉寄一枝”,意思是说虽然有人说要寄情于林泉之中,但我自己却无心去做,担心自己会变得懒惰而痴傻。这里的“寄一枝”可以理解为寄托自己的情感或理想。
第二句“无心犹恐懒成痴”,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即使没有刻意去追求,他也担心自己会变得懒惰而痴傻。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的渴望。
第三句“初终后夜绕栏处”,描述了诗人在林泉中度过的夜晚。他喜欢在栏杆周围漫步,欣赏周围的美景。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第四句“春夏秋山坐石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林泉中度过的时光。春夏秋冬,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喜欢坐在石头上,静静地欣赏周围的景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珍视。
第五句“溪鹤伺鱼人不觉”,描述了诗人与溪边的鹤和水中的鱼之间的互动。鹤在水中觅食,人却在岸边观赏,仿佛它们都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着自己的生活。这句诗展现了大自然中生命的和谐共处。
第六句“山云到树鸟先知”,描绘了山间的云雾缭绕在树木之间,鸟儿们似乎早已察觉到了这些变化。这里的“先知”可以理解为鸟儿们在大自然中的敏锐观察力。
第七句“记得往年争洞济”,回忆了过去与朋友们一起争夺洞穴以捕鱼的情景。这里的“洞济”可以理解为捕捉水中生物的活动。
第八句“涅槃城里竖旌旗”,想象了一个城市中的涅槃场景。在这里,涅槃象征着解脱和重生,旌旗则代表着庆祝胜利的标志。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赏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林泉中度过的悠闲时光,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溪鹤”、“山云”、“巢穴”、“涅槃”等,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动性和诗意。同时,诗中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