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岳于今已劫灰,白云流水尽生埃。
荒榛待辟谁堪守,新竹成阴我再来。
绝食自甘同大众,避人何惮走千回。
一生一死寻常事,珍重寒溪雪夜杯。
入岭道中寄诃衍角子泽萌广慈作金圆湛
庐岳于今已劫灰,白云流水尽生埃。
荒芜的山林等待开垦谁堪守,新长出的竹子已经遮蔽了天日。
绝食自甘同大众,避人何惮走千回。
一生一死寻常事,珍重寒溪雪夜杯。
注释:
- “入岭道中”:指进入山区的途中。
- “寄诃衍角子泽、萌广慈”:写给诃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事)以及角子(可能是指某位名叫“角子”的人)和润慈(同样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事)的诗歌。
- “金圆湛”:可能是作者自己的名字或者某种物品的标识,但在这个语境中,它更像是一个代号或别名。
- “庐岳”:指庐山,位于今天的中国江西九江附近。
- “于今已劫灰”:意思是说如今这座山已经被破坏得只剩下残垣断壁。
- “白云流水尽生埃”:形容山上的植被被破坏后,原本清澈的水流也变得浑浊不堪。
- “荒榛”:意为荒芜的树林。
- “新竹成阴”:指新长出的树木遮阴蔽日。
- “何惮”:意为不怕,不畏惧。
- “一生一死”:这里用来形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 “寒溪雪夜杯”:指在寒冷的雪夜里,一个人独自品饮一杯酒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庐山自然美景变迁的感慨之作。从字面上看,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的现状,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破坏的痛惜,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诗中“白云流水尽生埃”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庐山昔日清澈的溪流和山峦如今已被破坏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遭受的创伤。而“荒榛待辟谁堪守”,则表达了对这种破坏行为的无奈和对未来恢复的期望。
诗人在诗中还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绝食自甘同大众,避人何惮走千回。”这两句表明,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也愿意为了更大的利益而忍受痛苦,甚至不惜逃避追捕。这种精神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集体利益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以“珍重寒溪雪夜杯”作结,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他希望人们能够珍视那些美好的时刻,无论是在风雪交加的夜晚,还是在宁静的自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