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睡足申初起,峰转斜阳到竹扉。
万里干戈馀此日,五年江海待忘机。
黄叶不教流水去,白云终向故山归。
独怜跋涉同行者,失我三人泪满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五月一日申刻睡起有感》。下面是对其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注释:

  • 五月一日申刻:指的是农历五月一日的申时,即下午三点钟左右的时刻。
  • 闭门睡足申初起:关上门睡觉直到申时(下午三点)才起来。
  • 峰转斜阳到竹扉:山峦在夕阳中渐渐转向西边,太阳光线透过竹林的门缝照进屋内。
  • 万里干戈馀此日:万里之外的战争还在继续,而这一天相对平静。
  • 五年江海待忘机:经过五年的战乱之后,希望能找到一种宁静的生活。
  • 黄叶不教流水去:黄叶不会阻止流水的流动。
  • 白云终向故山归:最终,白云会回到故乡,比喻人最终会回归到自己的家乡。
  • 独怜跋涉同行者:只可怜那些一同经历艰难旅途的人。
  • 失我三人泪满衣:因为离别而伤心,以至于泪水盈满了衣裳。

译文:

我在紧闭的门后沉睡直到申时(下午三点),醒来后,看到窗外山峰转向了夕阳,斜阳透过竹林照进了屋子。
战争已经持续了五年,在这和平的日子里,我渴望能有一刻的宁静。
黄叶飘落不会阻碍溪水的流动,正如人生的经历无法阻挡岁月的流逝。
人们会找到归宿,就像那归来的白云。
我只可怜那些和我一起经历过艰辛的人,因为他们的离去让我悲伤不已。
他们因为离别而哭泣,使得我们的衣服都湿透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傍晚时分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战争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峰转斜阳”和“黄叶不教流水去”等意象,生动地传达出了诗人对于时光荏苒、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此外,诗中的“独怜跋涉同行者”一句,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共患难之友的怀念与不舍。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