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河山夜不收,西风初报井梧秋。
江豚吹浪云归岳,社燕辞巢月满楼。
光景不殊今昔异,道心如醉水天浮。
关中消息堪长啸,啸指浔阳沙际鸥。

【注释】

万里河山:指祖国的山河。收:收敛。井梧:井边的梧桐树。报秋:报告秋天的到来。江豚:江中的大鱼,因形似猪,故称。云归:像云一样飘回。社燕:燕子是春社时归来的鸟。辞巢:《汉书·高帝纪》载:汉高祖刘邦在沛县当亭长时,有燕子来筑巢,他不让,燕子说:“君为亭长,今亭长今无恙,飞入民屋,何也?”后以“辞巢”比喻离开旧处到新地方。月满楼:月亮已高挂在楼头。光景:光阴,时间。如醉水天浮:好像醉酒的人浮在大水中,形容心境闲适。浔阳:古地名,今属江西九江市。沙际鸥:沙洲上的鸥鹭。

【赏析】

此诗作于元代初年,当时诗人正在北方关中一带任职。这首诗描写了秋夕时分作者所见到的美景与心情:秋风萧瑟,万里河山一片宁静;江上吹来阵阵浪涛,好似云朵飘回原野;燕子辞别旧巢,飞向明月皎洁的楼台;诗人心旷神怡,似乎飘飘然欲乘风而归,最后发出长啸之声,啸声传到了浔阳的沙滩上,那里栖息着一群鸥鹭。

首联写景,从“收”字入手,点出了“夜不收”之意,表明诗人身临其境,目睹了西风初起、梧桐报秋的景象。这两句诗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肃杀气氛的秋天。颔联写江上之景。江豚在江中掀起巨大的浪潮,好似云朵般地飘回了原野。接着又写到燕子辞别旧巢,飞到明月皎洁的高楼之上。颈联写诗人自己的感受。他感到眼前的景物和往昔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时光流逝,今非昔比罢了。尾联写诗人的心情。他感到自己心境闲适得像是沉醉在水中的大白鹤,于是发出长啸之声。尾联写诗人自己的感受。他感到眼前的景物和往昔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时空变迁,今非昔比罢了。

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内心的闲适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