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高卧白云屯,闲听林莺尽日喧。
不为痴呆宁有此,肝肠空向石头论。
注释:
进入齐云山,深山里高卧着白云屯。闲着听林莺叫个不停。不为痴呆宁有此,肝肠空向石头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入齐云山的诗。开头两句写自己进入齐云山后所见所闻。“深山”点明了地点;“高卧白云屯”写出了山势之峻峭、云海之浩瀚,给人以雄奇壮阔之感,同时,也暗合了诗人“高卧南州”的豪迈情怀,为全诗定下了一个雄浑的基调。
第三句“闲听林莺尽日喧”,是说自己闲适地倾听林中鸟儿终日鸣叫。这里,诗人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一味地沉溺于鸟语之中,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即鸟语之声对人的感化上着眼。他似乎在说:鸟儿终日鸣叫,其实并不是它们真的有什么话要说。鸟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有耳朵可以听见它们的声音。如果人们没有耳朵,或者根本不去理睬鸟儿的声音,那么,鸟儿也就用不着整天叫个不停了。这就说明,鸟儿的啼声,其实是在对人进行一种无言的教育。这是多么富有哲理啊!
第四句“不为痴呆宁有此”,是说:自己之所以能听到鸟儿的叫声,不是因为自己的听觉有问题,而是因为自己的耳朵没有坏掉。如果不是这样,鸟儿再怎么叫,自己也听不到的。诗人用“痴呆”二字来形容自己的听觉不灵敏,十分幽默,同时也很巧妙地暗示了自己年岁已高、耳聋的事实。这一笔,既显得风趣诙谐,又使诗意更显生动。
最后两句,诗人以“肝肠空向石头论”作结。这里的“石头”指的是山石。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年事已高、耳聋,但是,对于眼前的景象和事物,自己还是能够看得清清楚楚的,而且还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不过,由于自己的“肝肠”已被世事搅乱,变得麻木不仁,所以,即使看到眼前的美景,也无法产生什么感想,只能像那些石头一样,静静地站在那里,默默地欣赏。
诗人借“入齐云”这个题目,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个有着豁达胸襟的人。他不仅能够欣赏自然美景,而且能够从中悟出一些哲理来。这种豁达的胸怀,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