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年少觅封侯,待得功成万骨丘。
何似山僧痴拙好,峰头七十恣闲游。

【注释】

樵山闻乱:樵山,指樵夫山。樵夫山在今安徽当涂县南。闻乱,指安史之乱。

谁家年少觅封侯:谁家的少年想要做官封侯?

待得功成万骨丘:等到取得功名以后,尸骨堆积如山丘一般。

何似山僧痴拙好,峰头七十恣闲游:不如山中僧人那样痴傻笨拙却自在悠闲。峰头七十恣闲游,七十是岁数,意思是活到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地游玩。

【赏析】

此诗写一位有志报国却不得志的人的愤懑不平,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强烈不满。全诗以议论起,以议论结,语言平易自然,感情深沉激越,风格朴实刚健。

首句“谁家年少觅封侯”,点明主题,表明诗人自己就是“谁家年少”之人,而其志向却是“觅封侯”。这一句,既点出了“樵山闻乱”的题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闻乱”。“何似山僧痴拙好,峰头七十恣闲游”二句与李白《赠裴十七》“手攀苍松树,足踏白云岩。对酒两不饮,停杯一问天。”有相似之处,即都以山林隐士自比;而“峰头七十恣闲游”则与李诗“醉眠秋共被,日上四檐西。扶杖远行客,孤舟一钓矶”相仿佛,都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苦闷心情,并寄寓了自己对时政的不满。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把诗人那种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苦闷和失望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对比“谁家年少”者与“山僧”之间的不同命运,来突出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彷徨。这种写法很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