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甚光明,能破一切暗。
佛性甚坚利,能断一切物。
流被千百骸,结成五色珠。
表此坚光体,法化无有二。
念我遗教者,睹珠如佛在。
一粒细如菽,供养福无异。
况聚千万珠,瞻仰发夙慧。
极果摄微因,感应通心臂。
佛是已成佛,我是未成佛。
果即在因中,当念无终始。
我以此一心,供养诸如来。
获睹佛真身,朝暮常顶礼。
金轮触神光,三十年于此。
今复闻栖贤,古塔示瑰异。
将建窣堵坡,作诗寄千里。
佛身不可赞,我赞非言句。
愿佛鉴我心,与佛身无极。
遂我今日愿,心光泽营卫。
有理必有事,本举末自至。
广及诸未来,学佛到佛地。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栖贤舍利塔

  • 解释: 描述佛性的明亮和坚硬,能破除一切黑暗。

2. 佛性甚光明,能破一切暗。

  • 注释: 此句强调佛性(即佛法的本质)的光明与纯洁,象征着智慧和理解力。

3. 佛性甚坚利,能断一切物。

  • 注释: 佛性不仅光明而且坚定、锋利,能够断除一切困难和障碍。这里的”断”字暗示了佛的智慧和能力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4. 流被千百骸,结成五色珠。

  • 注释: 通过比喻,将佛法比作由无数碎片(象征过去的苦难)组成的五彩斑斓的珠子。这些珠子代表着通过修行得到的功德和智慧。

5. 表此坚光体,法化无有二。

  • 注释: 这表达了佛教教义中关于真如(真理)的绝对性和不可分割性。

6. 念我遗教者,睹珠如佛在。

  • 注释: 那些遵循佛陀教诲的人,看到这些珠子就像看到了佛陀本人一样。

7. 一粒细如菽,供养福无异。

  • 注释: 这里用豆类比喻极小的佛珠,强调其价值和意义,供养这些珠子等同于供养佛陀。

8. 况聚千万珠,瞻仰发夙慧。

  • 注释: 拥有众多佛珠的人能够启迪智慧,领悟更高层次的道理。

9. 极果摄微因,感应通心臂。

  • 注释: 最高的果(觉悟)是由最小的因(修行)累积而成的,这种因果关系的显现使得心灵的感应能力得以提升。

10. 佛是已成佛,我是未成佛。

  • 注释: 强调虽然每个人都在追求成为佛陀的路上,但在现实中可能尚未达到完全的觉悟。

11. 果即在因中,当念无终始。

  • 注释: 真正的成就(即佛果)存在于日常的因(修行过程中的点滴积累)之中,修行应贯穿于生命的始终。

12. 我以此一心,供养诸如来。

  • 注释: 以一颗清净的心(即修行之心)去供养佛陀,体现对佛法的尊重和虔诚。

13. 获睹佛真身,朝暮常顶礼。

  • 注释: 有机会亲眼见到佛陀的真实身体,每天早晚都进行顶礼膜拜。

14. 金轮触神光,三十年于此。

  • 注释: 形容长时间(三十年)沉浸在佛法中,如同太阳的光芒照耀着自己的心灵。

15. 今复闻栖贤,古塔示瑰异。

  • 注释: 再次听闻栖贤舍利塔的事迹,感受到了它的非凡之处。

16. 将建窣堵坡,作诗寄千里。

  • 注释: 计划建立一座纪念塔来纪念佛陀,并通过诗歌表达对佛陀的敬仰和思念。

17. 佛身不可赞,我赞非言句。

  • 注释: 佛陀的身体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或赞美,但可以用内心的修行和体验来表达。

18. 愿佛鉴我心,与佛身无极。

  • 注释: 希望佛陀能洞察我的心,使我的心灵得到永恒的升华和净化。

19. 遂我今日愿,心光泽营卫。

  • 注释: 实现我今天的愿望,使我的内心充满光明和力量。

20. 有理必有事,本举末自至。

  • 注释: 根据事物的逻辑和道理,事情自然会随之而来。这里的”本举末自至”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21. 广及诸未来,学佛到佛地。

  • 注释: 希望将这种对佛法的理解推广到未来的生活中,最终达到佛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