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昔人痴,穗帏犹昔时。
昔时人皆慕,今日人皆悲。
亭亭西陵台,歌吹声迟迟。
不关歌吹异,人心有盛衰。
飞甍一百二,连接烟云垂。
玉碗盛脯粻,琼浆上金卮。
此乐极生平,死亦安能离。
当令泉下人,长闻铜雀辞。
铜雀台
谁道昔人痴,穗帏犹昔时。
昔时人皆慕,今日人皆悲。
亭亭西陵台,歌吹声迟迟。
不关歌吹异,人心有盛衰。
飞甍一百二,连接烟云垂。
玉碗盛脯粻,琼浆上金卮。
此乐极生平,死亦安能离。
当令泉下人,长闻铜雀辞。
注释
- 谁道昔人痴 - 谁说过去的人都是愚蠢的?
- 穗帏犹昔时 - 旧时的装饰依然如故。
- 昔时人皆慕 - 过去的人都渴望得到。
- 今日人皆悲 - 现在的人都感到悲伤。
- 亭亭西陵台 - 高大的西陵台上树木茂盛。
- 歌吹声迟迟 -歌声和吹奏乐的声音悠扬持续。
- 不关歌吹异 - 与歌声或吹奏乐不同,是指音乐本身的魅力。
- 人心有盛衰 - 人们的心态和情感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变化。
- 飞甍一百二 - 高高的屋脊共有一百二层。
- 连接烟云垂 - 连接着云雾和天空,形容建筑的雄伟。
- 玉碗盛脯粻 - 用玉做的碗装着食物。
- 琼浆上金卮 - 美酒倒入金色的杯子里。
- 此乐极生平 - 这种乐趣是一生之中难得的。
- 死亦安能离 - 即使死了也难以割舍。
- 当令泉下人 - 将来他们也会知道。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铜雀台及其周边景观来表达作者对历史和现实变迁的思考。诗中提到“飞甍一百二”,暗示古代建筑的高度和规模;“玉碗”与“琼浆”则描绘了奢华的生活场景;“人心有盛衰”则反映了世事无常、人心易变的主题。整首诗以铜雀台为背景,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