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成喜雀不见喜,日日噪檐贫似水。水贫流入溪,溪流直到蠡湖止。
湖水随风吹,北风吹上滩头逢石齿,舟破货沉贾客死。
风息顺流入大江,江水深无底,多凶少吉何时已。
水富岂如贫,山中一勺青无滓。数杯雨前香,一任喜雀噪檐,日高僧不起。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他一生坎坷,屡受挫折,晚年更是漂泊江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始终没有放弃过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全诗以喜雀为线索,通过描写喜雀的叫声、溪水、湖水、大风等自然景象,表达了陆游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和忧虑。
首句“净成喜雀不见喜”,描述了喜鹊的叫声在宁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刺耳,这象征着国家的不安定。第二句“日日噪檐贫似水”进一步描绘了这种不安定的状态,如同流水般永无止境。第三句“水流直到蠡湖止”则暗示了国家的危机已经达到了一个无法挽回的地步。
诗人转向了自然的景色,“北风吹上滩头逢石齿,舟破货沉贾客死”。这些自然景象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象征着人民生活的困苦和社会的动荡不安。
诗人回到了人的生活,“风息顺流入大江,江水深无底,多凶少吉何时已”。这里表达了陆游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希望国家能够渡过难关,迎来和平稳定的日子。
诗人又回到了自然的景象,“水富岂如贫,山中一勺青无滓。数杯雨前香,一任喜雀噪檐,日高僧不起”。这里的“山中一勺青无滓”和“数杯雨前香”都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而“僧不起”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这首诗以喜雀为线索,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担忧。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