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为荆楚使,爱览洞庭湖。
一水天高下,诸方地有无。
行舟随鸟尽,飞阁带云孤。
忧乐平生志,阴晴任尔殊。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语言的表达能力,主要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考查。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晓全文大意,把握文章主旨;然后逐句分析,结合具体诗句体会其艺术效果,注意答题要点和表述技巧。

  1. “来为荆楚使”,诗人被派遣到楚国(荆州)当使者,他怀着对国家、对百姓深厚的感情,来到楚国任职。“荆楚”,是泛指,指代楚国。荆楚之地,山川壮丽,物产丰富。诗人在这里任职,有责任保护国家的疆土安全,也有权力了解民间疾苦,体察民众疾苦。因此,诗人在赴任时满怀豪情:“爱览洞庭湖”。
  2. “一水天高下,诸方地有无。”这句诗中,“一水”指的是洞庭湖水,“诸方”指各地。意思是说:洞庭湖水浩渺,天空与水面相接,高高地映入水中,而大地上的一切都仿佛没有一样。诗人用“一水”“诸方”两个词将洞庭湖水的壮阔和大地上万物的渺小对比起来,表现出诗人胸怀的宽广。
  3. “行舟随鸟尽,飞阁带云孤。”这两句诗中,“行舟”和“飞阁”都是写景,“随鸟”和“带云”都是写动静,诗人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来描写洞庭湖的风光。
  4. “忧乐平生志,阴晴任尔殊”,这句诗中的“忧乐”是指诗人的忧虑和快乐,“阴晴”指的是天气变化。诗人在洞庭湖任职期间,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要为国家、为百姓担忧;另一方面,他也要为自己、为家庭担忧。然而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无论是晴天还是阴雨,他都尽心尽力地做好工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来为荆楚使,爱览洞庭湖。
    一水天高下,诸方地有无。
    行舟随鸟尽,飞阁带云孤。
    阴晴任尔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