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泽名何辨,三湘水既同。
影摇坤轴动,形凿楚疆空。
浩荡吞南徼,平成赖禹功。
中流操楫者,破浪慎长风。
以下是对苏轼《观湖二首》的逐句解析:
- 诗句解读:七泽名何辨,三湘水既同。
- 注释:七泽的名字难以辨识,三湘的水流相同。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不同湖泊之间相似性的感叹。七泽和三湘,都是指代水域,但具体位置不明确,使得它们在名字上难以区分。这种自然景观的共性引发了诗人的思考与感慨。
- 诗句解读:影摇坤轴动,形凿楚疆空。
- 注释:影子摇动,大地轴转;形迹凿穿,楚国疆域虚空。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影子随着大地的转动而摇摆,形迹仿佛凿穿了楚国的边境,给人一种空旷、辽阔的感觉。这里的“影”和“形”都是比喻,形容大自然的变化之快和力量之强。
- 诗句解读:浩荡吞南徼,平成赖禹功。
- 注释:浩瀚的水面吞没了南方的边陲,平缓安定的局面依靠大禹的功绩。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大禹治水的功绩的赞美。大禹是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他成功治理了洪水,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家得以安定繁荣。这里用“吞南徼”来形容大禹治水后,南方地区变得平静稳定。
- 诗句解读:中流操楫者,破浪慎长风。
- 注释:在长江中流掌舵的人,谨慎地驾驭着强劲的长风。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在长江中游掌舵的人,面对强劲的长风,必须谨慎地驾驭自己的船只,以确保航行的安全。这里的“操楫者”指的是掌舵的人,“破浪”则意味着要克服强大的水流阻力。
《观湖二首》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苏轼对于自然、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