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通窗暗,披衣起漏残。
乌啼台树晓,蛩咽井芜寒。
向老嗟行役,为官愧素餐。
循良求不易,冻馁待谁安。
【注释】
应城:地名,在今湖北广水市。晓发:黎明出发。秉烛通窗暗,披衣起漏残:手持蜡烛,推开窗户,看外面一片昏暗;起床后发现漏壶的水已经漏完了。乌啼台树晓,蛩咽井芜寒:乌鸦在树林里叫唤,蟋蟀在井旁叫着,使人感到寒冷。蛩,蟋蟀。向老嗟行役,为官愧素餐:感叹自己年纪大了,还是被征召去打仗服役;因为做官而没有功劳,惭愧于自己的俸禄。循良求不易,冻馁待谁安:按道义去做好事并不难,但因饥寒交迫,不知道将来靠什么吃饭。
【赏析】
《应城晓发》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诗。这首诗写一个年迈的征人清晨上路时的情景。首句“秉烛通窗暗”点明时间是在早晨;“披衣起漏残”则说明他早起准备上路了。这两句诗写出了旅途的艰辛和征人的辛劳,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征人艰苦生活处境的同情。第三句“乌啼台树晓”,用乌啼来烘托气氛,渲染出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哀伤之情。接下来四句“向老嗟行役,为官愧素餐”是作者的自白,也是对广大人民发出的呼声,希望他们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最后一句“循良求不易”,则是对那些为官清廉的人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