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还书屋,银鱼向壁悬。
王通才不小,刘向论何偏。
抱瓮开蔬圃,披裘弄钓船。
那知升斗水,中隐蛰龙眠。
【注释】
崔司成后渠精舍八首:指《崔司成后渠精舍诗》。崔司成:唐人崔群,字明允,博学工文。
学士还书屋,银鱼向壁悬:学士即翰林学士,唐代官名,负责编修国史等事务。还书屋:即归隐山林之意。银鱼:指银钩、金钩。
王通才不小,刘向论何偏:王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有“文章巨公”的美誉。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曾任谏议大夫,曾为《新语》作注。
抱瓮开蔬圃:意即隐居生活。蔬圃:菜园。
披裘弄钓船:意即隐居生活。披裘:披着皮衣。
那知升斗水,中隐蛰龙眠:意即隐居生活如同深水中的龙一样深不可测。升斗水:泛指微小之物。
【赏析】
崔司成后渠精舍八首,是唐代诗人崔群所作的一组诗。崔群(725年—806年),字明允,河南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早年以文章见长,与张说、苏颋、宋之问齐名;其诗以议论为主,尤擅五言诗。
本诗前四句写崔群归隐后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其中,“王通才不小”一句,赞美了王通的才华;“刘向论何偏”一句,则批评了刘向的观点。这两句都是作者对王、刘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接下来两句则是对作者自己的描绘,“抱瓮开蔬圃,披裘弄钓船”,形象地展现了他隐居生活中的种种情景。最后两句则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诗意和哲理。通过对王、刘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描绘,作者展示了自己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