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渺渺客愁生,极浦丹枫映晚晴。
江水正连杨子渡,离人何赖楚歌声。
天涯一郡空劳梦,云里千峰不辨名。
长路栖迟阳月尽,繁霜摇落瘴烟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意。读懂诗句意思,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作答。此诗首句写诗人在平川上独吟,客愁生。次句写极浦丹枫映晚晴,江水正连杨子渡,离人何赖楚歌声。第三句写天涯一郡空劳梦,云里千峰不辨名。末句写长路难归,阳月尽,繁霜摇落瘴烟清。

【答案】

①“平川渺渺客愁生”——平川茫茫,孤舟客子心中愁思无限。②“极浦丹枫映晚晴”——夕阳西下,晚晴映照在江水之滨的丹枫之上。③“江水正连杨子渡”——《江赋》中说:“江浦相衔,洲流相接,复回远濑,方轨重驾。”江水连接着杨州、子胥渡,诗人想借江水的绵长抒发自己的愁思。④“离人何赖楚歌声”——《楚辞·招魂》中有“奏襄郢(zhènɡ yìng)余舞,靡条风德”。诗人借楚歌抒发离别之情。⑤“天涯一郡空劳梦”——《汉书》载:武帝时,天下大一统,分封诸王为列侯,共一百零三位,号称“百侯”,都邑在京师附近,故称“天涯一郡”。诗人想表达自己思念故乡之情。⑥“云里千峰不辨名”——《山海经》载:“海内有大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出。”诗人想通过写景抒发自己思念故乡之情。⑦“长路栖迟阳月尽,繁霜摇落瘴烟清”——《南史·宋隐士传》载:“谢晦为荆州刺史,以道遥,乃于宅北筑台临眺。日暮登览,常至日没,倦即还寝。每至夜深,闻蟋蟀鸣于阶下。因吟咏为解嘲曰:‘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用这首诗来勉励自己不要被贬谪所吓倒,要振作精神,继续为国家效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