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端居愁不眠,出门骑马踏苍烟。
衣沾湿翠经厓崿,耳洒寒声接涧泉。
梦到桃源询往代,疑逢石髓见灵仙。
金陵岂独称佳丽,咫尺名山是洞天。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诗句解读
- “秋日端居愁不眠,出门骑马踏苍烟”:描述了诗人在秋日里因愁绪难眠,于是出门骑马,穿越烟雾弥漫的山间。这里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孤独而寂寞地在户外徘徊的景象。
- “衣沾湿翠经厓崿,耳洒寒声接涧泉”:进一步细化了诗人行走的场景,衣物被露水打湿、经过险峻的崖壁、耳边传来寒冷的溪水声,营造了一种深入山林的孤独感和自然之美。
- “梦到桃源询往代,疑逢石髓见灵仙”:通过梦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梦中寻找桃花源,似乎能询问过去的时代;而在现实中,他似乎遇见了神仙般的存在,这反映了他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
- “金陵岂独称佳丽,咫尺名山是洞天”:最后两句回归现实,指出金陵(今南京)不仅风景优美,其周围也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这些地方都是难得的人间仙境。
- 译文
- 《秋日寻城东诸山颇历深险得诗八首 (其一)》:秋天的夜晚,我独自在家难以入睡,只好披上斗篷外出,骑着马穿越浓密的烟雾,探索那连绵不绝、崎岖险峻的山路。我的衣物已经被露水打湿,经过陡峭的山峰时,我听到了从山谷深处传来的清脆声音,仿佛是涧流的声音。在梦境中,我似乎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那里有着古人的生活,甚至可能见到了传说中的仙人。然而,当我醒来后发现,这只是一场美丽的梦,眼前的金陵城虽然美,但它周边那些隐秘的自然美景,才是真正的人间天堂。
- 关键词注释
- “竹杖逶迤蹑紫霞”:描述了诗人手持竹杖,在紫色的霞光中漫步。紫霞可能是某种植物或矿物,具有独特的色彩和光泽。
- “羊肠山径莽横斜,林深更隐彭城馆”:羊肠山径形容曲折狭窄的道路,莽横斜则描绘了道路两旁的植被茂密且倾斜的状态。彭城馆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建筑,位于山路上,随着路径的延伸而逐渐消失在树林之中。
- “阴洞闭云飞石燕,寒藤悬树堕风花”:阴洞可能是指山洞或者洞穴,封闭的洞内充满了云雾;飞石燕则形象地描绘了石燕在空中飞翔的情景。寒藤悬树上坠落的花朵,给人一种冷清而又美丽的画面感受。
- “周颙去后移文在,此地何人领物华”:周颙可能在此处指的是某个历史人物,他的离去留下了一些文字或物件。这里的“移文在”可能是指这些遗留下的文献或物品。而“领物华”则表明这个地方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好的风光。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山间旅行的详细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日常、向往自然和寻求精神寄托的文人心态。诗中的山水之美、梦境之奇、现实之忧,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心理空间。
-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孤独,更扩展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
-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刻画,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批判,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