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阙元正会万方,镐京奉使羡仙郎。
旌旗过岱冲祥雪,冠佩朝天近御香。
龙护衮衣当五位,凤调苍律应三阳。
两都拟就张衡赋,并献丹墀荐寿觞。
【注释】
魏阙:指皇宫。元正,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之始,是皇帝举行朝会、接受百官朝见的日子。
镐京:指长安,古时帝王建都之处。奉使:出使,奉命出外办事。羡仙郎:羡慕神仙般的人物。
旌旗:古代帝王出行所乘的车,上面插有旗帜。过岱冲祥雪:经过泰山时,山间飘起吉祥的雪花。
冠佩:戴帽子穿官服。朝天:朝拜天子。近御香:靠近皇帝身边的香烟。
龙护:像龙一样的护卫。衮衣:古代帝王的礼服,这里泛指皇帝的衣服。五位:指皇帝坐的位子。
凤调:像凤一样的调和声音。苍律:指古代的乐曲,这里比喻皇帝颁布的政令。应三阳:指符合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
两都:指京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张衡赋:东汉文学家张衡的《二京赋》,描写了长安和洛阳两个京城的美丽景色。并献丹墀荐寿觞:把酒献给台阶前,祝愿皇上长寿。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苏颋为他的舅舅、宰相姚崇写的一首送行诗。姚崇是唐代著名的贤相,曾任宰相十年之久,深得玄宗宠信。姚崇在任期间,力主改革,兴利除弊,受到人们的称赞。开元九年(721年)正月初三,姚崇奉命出使东都洛阳,苏颋为他作《赠邬户部佩之入贺元正》。
此诗首联写皇帝举行朝会,姚崇奉使东都。颔联赞姚崇出使东都,一路风雪,十分顺利,并得到皇帝的信任和赏识。颈联赞美姚崇辅佐皇帝,治理国家,顺应自然,造福百姓。尾联祝愿姚崇此行成功,早日回到长安。
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表达了作者对姚崇的祝贺之情,又寄托了作者对政治清明、国家昌盛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