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笔飘飘压两都,当年声价许谁俱。
争传庾信雄江左,竟误虞翻落海隅。
友道金兰三世合,诗篇陶冶万人模。
扁舟旧约江门路,千古伤心甓社湖。

诗句解析

1 岳州临江驿见亡友凌溪子题壁怆然兴怀倚韵追悼:在岳州的江边驿站,我见到已故的朋友凌溪子,他在那里的墙壁上题诗,让我感到悲伤并因此写下这首诗。

  1. 词笔飘飘压两都:词笔(即诗词)飘然而至(如云般),令人敬畏。这里的“两都”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长安和洛阳,这两个地方在当时被认为是文学创作的中心。

  2. 当年声价许谁俱:当年(指作者年轻时)的名声和价值与谁能相比?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轻时的才华和地位的一种自问自答。

  3. 争传庾信雄江左:庾信(约513年-581年),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诗人,以其雄浑豪放的诗风著称。这句可能指的是庾信的诗风或成就在南方地区广为流传。

  4. 竟误虞翻落海隅:虞翻(?-204年),东汉末至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与这里提到的可能是指他的诗作或影响在南方地区被误解或未得到应有的评价。

  5. 友道金兰三世合:朋友之间的友谊(金兰:比喻深厚的友情)。“合”可能表示这种友情历经数代,三代人共同维系。

  6. 诗篇陶冶万人模:诗篇(诗歌)能够熏陶和培养(陶冶:培养)人们的品质和行为。“万人模”可能是指诗歌对人们的广泛影响和模仿作用。

  7. 扁舟旧约江门路:扁舟(小船):可能指的是诗人乘坐的小船。“江门路”是长江入海口附近的地方,可能是诗人曾经乘船经过的地点。这句可能回忆了与朋友一起乘船游览的情景。

  8. 千古伤心甓社湖:甓社湖(今名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西北的古太湖之畔的湖):一个因砖瓦堆积而出名的湖泊,可能在这里有特殊的文化或历史背景。“千古伤心”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深深的怀念和哀伤之情。

    译文

    词笔飘然压住了两都,当年声名显赫无人可及。
    争相传诵的是庾信的雄壮之作,却误认为我沉没于海洋之外。
    朋友间的情谊如同金兰一般深厚,世代相传的诗篇塑造了众多楷模。
    小船泛舟时曾在江门路上相遇,如今只有那湖畔的砖瓦让人感慨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充满怀旧与哀愁的画面,通过描绘诗人与已故友人在江边驿站的邂逅,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学习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友人逝世的哀悼。诗中的“词笔飘飘压两都”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文学创作的高度自信和追求。通过对庾信等前辈诗人的引用,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被误读但依然坚持自我的风格。而“友道金兰三世合”则展现了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和代代相承的文化传统。最后一句“千古伤心甓社湖”,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与哀叹。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失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友谊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