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高台霁景鲜,共超尘界望诸天。
虚檐直架长松外,古塔平临落雁前。
野烧山河千劫地,秋风禾黍万家田。
岩僧阅世头今白,端坐蒲团说往年。

【注释】

清公山房:指庐山东林寺。东林寺在九江市,为佛教净土宗的祖庭。

斜日高台霁景鲜(霁:天放晴),共超尘界望诸天:夕阳西下时,庐山上的天空格外明亮,诗人与朋友们登上高台眺望远方,仿佛要飞升至天界之外去。

虚檐直架长松外,古塔平临落雁前:空灵的屋宇直通高耸的松树之间,古老的宝塔平卧于大雁南归的方向。

野烧山河千劫地,秋风禾黍万家田:远处的山林被野火焚烧过,经过千年岁月仍然烟熏火燎;秋风吹过,稻田中的稻谷随风摇曳。

岩僧阅世头今白,端坐蒲团说往年:隐居在此的僧人已经满头白发,他端坐在蒲团上讲述着过去的事情。

【赏析】

《清公山房》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五言律诗。这首诗写登庐山东林寺所见之胜,以及游山所感。

首联“斜阳高台霁景鲜,共超尘界望诸天”,以“斜日”开篇,渲染出傍晚时分山色明丽,景色优美,给人以宁静之感。“高台”、“霁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幽远的境界。“共超尘界望诸天”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一起登上高台,放眼望去,似乎要飞升至天界之外的想法。这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颔联“虚檐直架长松外,古塔平临落雁前”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用“虚檐”、“长松”、“古塔”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古朴、庄重的氛围。“落雁前”则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颈联“野烧山河千劫地,秋风禾黍万家田”则是对大自然的赞美。野火烧毁了山河,但经过千年岁月仍然烟熏火燎;秋风中飘荡着稻谷的香气,而田间的农民们忙碌着收成。这两句诗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敬意。

尾联“岩僧阅世头今白,端坐蒲团说往年”则是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岩寺中住着一位僧人,他已经满头白发,但他依然端坐在蒲团上,讲述着过去的事情。这里的“阅世”一词,既表达了僧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也体现了他对过去的深刻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东林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传达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