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子谈经侍石渠,鸡林声动四方初。
家僮可解呼君实,监吏无劳荐子虚。
紫禁花深摇委佩,玉堂云迥下公车。
新诗寄我侵骚雅,潦倒泥涂愧不如。
【注释】
羡子谈经侍石渠:羡慕你为官清正,在石渠阁上讲学。
鸡林声动四方初:长安城的鸡鸣声响彻四境。
家僮可解呼君实:家中奴仆都知道你是陈鲁南先生。
监吏无劳荐子虚:县里的官吏都不用费事地推荐你了。
紫禁花深摇委佩:皇宫里花开得繁茂,你被贬出宫后,佩带的玉佩也晃动了。
玉堂云迥下公车:你在京城任职时,云气从玉堂高悬。
新诗寄我侵骚雅:你的诗歌寄给我,我受宠若惊。
潦倒泥涂愧不如:我惭愧不如你,只能像泥土一样任人践踏。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春末夏初。当时诗人正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市)。
诗的前两联先写诗人对陈鲁南的钦仰之情,然后转写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陈鲁南的思念。“羡子谈经”二句,是说陈鲁南为官清廉,在石渠阁上讲学,受到朝廷的重视;长安城的鸡鸣声响彻四境,足见陈鲁南的声望之高。“家僮”三句,写陈鲁南虽遭谪贬,但家仆却熟知他的名姓。而县里的官吏们,也都不费吹灰之力地向上级推荐他。这里用典出自《史记·汲郑列传》:“公孙弘为丞相,宾客阗门;及弘卒,罢归田里,诸公送者莫不过问其家。”可见陈鲁南为人正直、有学问,得到人们的敬重。“紫禁”二句,写诗人因陈鲁南被贬而感到遗憾。皇宫里花开得繁茂,而诗人却被贬出了宫外,玉佩也因此而晃动。
后三联则抒发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玉堂”二句,诗人想象自己当年在京城任职时,云气从玉堂高悬。如今,自己却像尘土一样任人踩踏。这两句以玉堂比翰林院,以云比皇帝,既表现了自己对陈鲁南的钦仰之情,也反映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之情。“新诗”二句,诗人回忆陈鲁南寄给他的诗歌,说自己受宠若惊,惭愧不如他。这两句既表明了诗人与陈鲁南之间的友谊之深,又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之感。“潦倒”二字,道尽了自己被贬后的落魄之态,更表现出诗人对陈鲁南的怀念之情。最后一句,则是诗人自谦之语。“泥涂”二字,既指泥潭,又暗指仕途中的坎坷。言不由衷地表示自己对陈鲁南的怀念之情。
全诗以陈鲁南为第一人称,由赞到伤,感情起伏跌宕。前四句先写对陈鲁南的敬慕和怀念,后六句再写自己的失落和感慨。中间转折处以“紫禁”“玉堂”等意象为线索,使前后呼应,结构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