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郭青青二顷田,荷蓑驱犊下东阡。
贫资禾黍成婚嫁,老伴渔樵度岁年。
陶令只知归去乐,稽康无柰性情偏。
悠悠一水东城下,已得吹箫夜放船。

和龙致仁秣陵山庒

顾璘笔下古风诗篇赏析

“和龙致仁秣陵山庄”出自明代诗人顾璘的《和龙致仁秣陵山庄》,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图景。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及赏析:

  • 诗句原文:
    负郭青青二顷田,荷蓑驱犊下东阡。
    贫资禾黍成婚嫁,老伴渔樵度岁年。
    陶令秖知归去乐,稽康无柰性情偏。
    悠悠一水东城下,已得吹箫夜放船。

  • 译文:
    在村庄周围绿油油的田地,身穿草帽,手持鱼篓赶着牛犊走下田间小路。
    贫穷时依靠收获的庄稼结婚生子,晚年时陪伴渔夫樵夫度过岁月。
    只有懂得归隐的快乐,才能像陶渊明那样,但性格偏执的嵇康却做不到。
    那潺潺流淌的河水向东流去,我已得到一个吹箫人夜晚驾船离去。

  • 注释与赏析:

  1. 负郭:指靠近国都或官府的外围之地。这里指的是靠近村庄的地方,有土地。
  2. 青青:形容颜色鲜绿。二顷:古代面积单位,一顷等于一井(90平方米)。二顷田即约12亩地。
  3. 荷蓑驱犊:穿着蓑衣赶着牛犊在田间劳作。荷蓑意为披着雨衣。犊为耕牛。
  4. 贫资:贫穷时依靠。
  5. 禾黍:泛指粮食作物。
  6. 婚嫁:结婚生子。
  7. 陶令、稽康:均为古代文人墨客。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归园田居著称。稽康,字叔兴,三国时期魏国哲学家,因不仕司马氏而被贬,后死于非命。他们都是性情中人,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8. 陶令:陶渊明。
  9. 稽康:嵇康。
  10. 悠悠:悠长的样子。
  11. 一水:一条河流。
  12. 吹箫:吹奏箫管。夜放船:夜里乘船离开。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图景。诗人顾璘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美及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诗中既有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生的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哲学,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宁静的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