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泛趣已绵,山行路仍窈。
迤𨓦经层峦,花宫冠林杪。
峭壁概微霄,下映楼观小。
崖倾树孤撑,亭远泉重缭。
萧条僧气闲,肃穆人声悄。
来游属秋暮,蕉叶青袅袅。
入径薰名香,憩涧狎幽鸟。
顾瞻桃源幽,捐佩苦不早。
寄言都城子,来者一何少。
诛茅傥吾遂,庶离寰中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灵隐寺》。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水泛趣已绵,山行路仍窈。” —— 水面泛着轻波,兴趣已经变得绵延无尽;山路依然幽深,难以辨认。
注释:这里的“绵”和“窈”都是形容词,分别形容水波的轻柔和山路的深远。“迤𨓦经层峦,花宫冠林杪。” —— 曲折的小路经过层层叠叠的山峦,花宫在树木的顶端。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山路的曲折与美丽,花宫指的是山上的亭台楼阁,林杪则是树梢。“峭壁概微霄,下映楼观小。” —— 陡峭的山峰似乎触及了天空,山下的楼观显得渺小。
注释:这里的“峭壁”指的是山的陡峭部分,“概”在这里是动词,意为“仿佛”。“崖倾树孤撑,亭远泉重缭。” —— 崖壁倾颓,树木孤独地支撑着,亭子远离,泉水环绕。
注释:这句诗描述了自然景观的孤独与宁静。“萧条僧气闲,肃穆人声悄。” —— 寺院中的氛围宁静而悠闲,人们的脚步声悄然无声。
注释:这里的“僧气”指的是寺院中的宁静氛围,“肃穆”形容人们行为的庄重。“来游属秋暮,蕉叶青袅袅。” —— 游客们在这个时候来到寺庙游览,树叶的颜色是青翠欲滴的样子。
注释:“属”是动词,表示时间上的接近或到来。“入径薰名香,憩涧狎幽鸟。” —— 沿着小路闻到了阵阵香气,在山涧休息时与小鸟亲近。
注释:这里描绘了进入山林的感觉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顾瞻桃源幽,捐佩苦不早。” —— 我眺望着桃花源般的幽静美景,可惜自己不能早点来到这里。
注释:这里的“桃源”是指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捐佩”是比喻放弃名利的意思。“寄言都城子,来者一何少。” —— 让我告诉都城里的人,来这里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注释:这句反映了诗人对游客稀少的遗憾。“诛茅傥吾遂,庶离寰中扰。” —— 如果有机会能够建一座茅屋在这里终老,那就希望远离尘世的纷扰。
注释:这里的“诛茅”是指筑屋,而“寰中”指世界,“扰”表示干扰或打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灵隐寺的自然美以及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用词精准,情感真挚,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理想状态。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