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贤政多暇,学道恒山居。
遗构俨像设,流风激乡闾。
时代屡迁易,胜观鞠为墟。
居人伐嘉树,野火灰堂庐。
有作不肯述,益叹今人疏。
始闻慕芳躅,既来乃重歔。
指顾亭台迹,叹息经营初。
林涧有馀愤,曲水但空渠。
誓将理荒秽,心远力不如。
勖哉同官客,勿俾初愿虚。

注释:

  1. 吊宋刺史柳仲涂书院废址:在宋时,柳仲涂任刺史期间曾建有书院,后来废弃了。这里用“废址”一词,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感叹。
  2. 昔贤政多暇,学道恒山居:过去贤者治理政事之余,常常选择在恒山隐居修行。这里的“贤者”指的是古代的圣人或贤人。
  3. 遗构俨像设,流风激乡闾:留下的建筑虽然简陋,但充满了文化气息,能够激励乡里的风气。这里的“遗构”指的是古代的建筑遗迹,而“流风”则是指这种文化氛围。
  4. 时代屡迁易,胜观鞠为墟: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美好的景观都变成了废墟。这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消逝的惋惜。
  5. 居人伐嘉树,野火灰堂庐:居民们为了生活需要,不得不砍伐树木,而野火又烧毁了他们的家宅。这里的“嘉树”指的是美丽的树木,而“野火”则是指自然灾害。
  6. 有作不肯述,益叹今人疏:即使有人做了好事,也不愿意去叙述,这更加让人感到遗憾。这里表达了对现在人们缺乏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批评。
  7. 始闻慕芳躅,既来乃重歔:开始听到别人赞美他的品德,来到这里后才知道他曾经遭受过磨难。这里的“芳躅”指的是优美的品行,而“重歔”则是叹息声。
  8. 指顾亭台迹,叹息经营初:环视四周,只留下了一些残存的亭台遗迹,让人不禁叹息他当初的经营之苦。这里的“指顾”指的是环视四周,而“经营初”则是指当初的辛苦付出。
  9. 林涧有馀愤,曲水但空渠:山林间的水流已经枯竭,曲水也只是一条干涸的渠道。这里的“余愤”指的是未尽的愤懑,而“空渠”则是形容水流已干涸。
  10. 誓将理荒秽,心远力不如:下定决心要整治这片荒芜的土地,但自己的力量却无法满足。这里的“理荒秽”指的是整治土地,而“心远力不如”则是形容自己的决心和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古代贤者的诗篇。诗人通过对古代贤者书院废址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以“废址”一词,强调了历史的痕迹和记忆的价值;通过“遗构”、“流风”等词语,展现了古代贤者的文化气息和对后代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现代人们缺乏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批评。整体上,这首诗以古鉴今,表达了作者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