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控华夏,中天开紫京。
圣皇握宸极,万国朝繁星。
金陵旧丰镐,庶府罗公卿。
夫子光禄彦,雄才能发硎。
讨叛奋南楚,四海驰英名。
五等未儋爵,三命讵为荣。
密勿紫泥诏,宵旰侧席情。
简知由一德,而岂资割烹。
五味济其和,雍雍事调羹。
高爵日以峻,泰阶行且平。
山人伏岩谷,永愿歌德声。

【注释】燕山:指北燕山,在今河北北部。中天:天空的中心。紫京:古都城名,这里指代朝廷。万国:全国。金陵:即金陵宫,建康(今南京)的别称。丰镐: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周公旦于丰、镐地区。庶府:百官之府。公卿:指朝中大臣。夫子:对王光禄的尊称。光禄:官名,汉代有五品,这里指代王光禄的职位。讨叛:平定叛乱。南楚:南方的楚国,这里泛指南方。四海:全国范围。三命:三次任命。密勿:秘密。紫泥诏:皇帝给大臣的书信。宵旰侧席:形容勤于政务,日夜操劳。简知:了解和认识。一德:一个道德准则。割烹:烹调食物,比喻为政清廉。《诗经·小雅·北山》:“或燔柴,或炙肉,元首湛濡,烹醢以荐。”《毛传》云:“燔,烧;炙,炙也;元首,谓王也;湛,水也;濡,润也;膏,脂也;醢,醢也;荐,进也。”雍雍:和顺貌。调羹:调和五味的器具。高爵:高位。峻:高大。泰阶:太平的阶梯。山人:隐士,隐居山林的人。伏岩谷:隐居在山谷之中。永愿歌德声:永远歌颂德政。

【赏析】此诗是作者为王光禄克明迁北寺而作。全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写王光禄的政绩,后八句颂扬他的美德。首四句赞美王光禄政绩卓著,功绩巨大。“燕山控华夏”,“中天开紫京”,“圣皇握宸极”,都是用典。“燕山”是古代燕山郡,这里泛指北方地区;“中天”指天空的中心;“紫京”是古代的京城名,这里指朝廷。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北燕山控制着中原地区,中天开有紫京城。皇帝掌握着国家政权,全国上下都来朝拜。“万国的臣子”指全国各地的臣子,“繁星”暗喻众多。“金陵”即今南京的旧称。“庶府”指的是朝中百官。“公卿”,指大臣们。“夫子”,是对王光禄的尊称。“雄才”指王光禄有卓越的才干,“发硎”意谓磨刀石已经磨过,比喻才华已经发挥出来,准备为国家效力。“讨叛”是平叛的意思,“奋南楚”指王光禄率军讨伐南方的叛乱者。“四海驰英名”意思是说,四方各地都闻名他的英名。“未”是副词,表程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还没有”。“儋”(dān),通“丹”,赤黄色的绶带。“三命”是三次任命的意思。“讵”通“讵敢”,表示反问的语气。“密勿”是机要之处,指皇帝身边的机密之地。“宵旰侧席”,形容皇帝勤于政事的样子。“简知由一德”,意思是说,了解和认识他,是因为他有高尚的品德。“而岂资割烹”,是说难道只有烹调才能表达他的品德吗?“五味济其和”,“五味”是指五种味道,“济”是补充、调和的意思。“雍雍事调羹”是说各种美味的食物都调和得恰到好处,比喻政治清明、社会和谐。《诗经·大雅·荡》:“淑慎尔止,不愆于仪。”意思是说谨慎地办事,不违背礼仪。这两句是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高爵日以峻”,“峻”是高大的意思。“泰阶行且平”,“行且平”意思是道路平坦。“山人”指隐士、隐者。“伏岩谷”,隐居在深山之中。“永愿歌德声”,意思是愿意永远歌颂皇上的德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