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国富才英,谭生最清发。
众中挺眉宇,开云见华月。
腹笥书峥嵘,罄折口恒讷。
贤关三千士,让尔名突兀。
长江隔家林,定省暂归谒。
槐黄赴秋闱,一战建奇伐。
手持青瑶篇,腾踏献金阙。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乡国富才英,谭生最清发。
注释: 家乡国家富有才华,谭生最为清新脱俗。
赏析: 此句开篇即赞颂了谭子羽的才华和其超凡的气质。”乡国富才”表达了他对家乡人才济济、文化繁荣的自豪;而”谭生最清发”则突出了他的高洁品质和不凡志向。
2. 众中挺眉宇,开云见华月。
注释: 在众人之中挺直鼻梁,如开云见华月般明亮。
赏析: 这句描绘了谭子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的形象,他的眼神如开云见月般明亮,展现了他的聪明智慧和深邃的目光。
3. 腹笥书峥嵘,罄折口恒讷。
注释: 胸中装填着书籍,知识丰富,言辞恳切却总是谦逊。
赏析: 这里赞美了谭子羽博学多识,且为人谦虚低调。”腹笥书峥嵘”形象地描绘了他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内涵;”罄折口恒讷”则体现了他的谦逊品质。
4. 贤关三千士,让尔名突兀。
注释: 如同三千士中的一位贤者,你的名字将会因你的卓越而显得特别突出。
赏析: 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谭子羽的非凡才华和地位,将他比作众多士人中的佼佼者,突显了他的杰出和与众不同。
5. 长江隔家林,定省暂归谒。
注释: 江水隔断了家乡的树林,我暂且回来拜见亲人。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深深眷恋和暂时无法回家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外的辛劳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6. 槐黄赴秋闱,一战建奇伐。
注释: 参加科举考试时正值秋天,希望一举成名并取得非凡的成就。
赏析: 诗人参加了科举考试,寄望于这次考试能够一举成名,展现出他的才华和抱负。”一战建奇伐”表达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7. 手持青瑶篇,腾踏献金阙。
注释: 手中握着《青瑶篇》,满怀信心地前往皇宫献给皇帝。
赏析: 诗人手持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地向皇宫进献,期望能够得到皇帝的认可和赞赏。这里的”青瑶篇”象征着诗人的作品或才华。
综合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诗,通过赞美谭子羽的才华、气质、学识以及他在科举考试中的表现,展现了他对家乡和国家的深情以及对个人成就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