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士各有营,高人澹无欲。
缔搆青霞居,吟讽紫芝曲。
境空遗安排,形忘破羁束。
庄生赋逍遥,老氏捐殆辱。
杖屦金焦峰,梦寐江树绿。
有子奉滫瀡,无烦问瓶粟。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位远离尘嚣、追求自然与精神自由的隐士生活。
诗句注释:
- 俗士各有营:世俗之人各有自己的私欲和打算。
- 高人澹无欲:高洁的人淡泊名利,没有欲望。
- 缔搆青霞居:构筑一座青霞般的住所。
- 吟讽紫芝曲:吟唱着赞美紫芝的歌曲。
- 境空遗安排:心境宁静,不再拘泥于世俗的纷扰。
- 形忘破羁束:忘却身体的存在,摆脱世俗的束缚。
- 庄生赋逍遥:庄子曾经写过关于自由自在逍遥游的文章。
- 老氏捐殆辱:老子主张放弃世俗的荣辱得失。
- 杖屦金焦峰:手持拐杖,脚踏金山之巅。
- 梦寐江树绿:在梦中梦见江边的树木郁郁葱葱。
- 有子奉滫瀡:有个孩子奉养着他(指父亲)。
- 无烦问瓶粟:不必再为那些琐碎的事情烦恼。
译文:
世俗之人各有自己的欲望与打算,而高洁之人则淡泊名利、没有欲望。他们构筑了一座青霞般的住所,吟唱着赞美紫芝的歌曲。心境宁静,不再拘泥于世俗的纷扰;忘却身体的存在,摆脱世俗的束缚。庄子曾经写过关于自由自在逍遥游的文章,老子主张放弃世俗的荣辱得失。手持拐杖,脚踏金山之巅,在梦中梦见江边的树木郁郁葱葱。有个孩子奉养着他。不必再为那些琐碎的事情烦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他远离尘世喧嚣,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诗中展现了隐士淡泊名利、超越世俗的心态,以及他们在自然中的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观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值得深入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