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有大知识,圆明乃其奥。
累劫修性灵,凡士讵易造。
早脱梦幻尘,期觅安乐道。
南山逢全公,澹泊颇同好。
招邀无碍子,结社恣高蹈。
作佛无妄想,习静有真操。
空岩小茆斋,旬月常一到。
逍遥数年馀,已觉平竞躁。
朅来秉台麾,静念每潜悼。
行藏有机宜,勿谓吾已耄。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其内容为:

问讯全公禅有大知识,圆明乃其奥。累劫修性灵,凡士讵易造。早脱梦幻尘,期觅安乐道。南山逢全公,澹泊颇同好。招邀无碍子,结社恣高蹈。作佛无妄想,习静有真操。空岩小茆斋,旬月常一到。逍遥数年馀,已觉平竞躁。朅来秉台麾,静念每潜悼。行藏有机宜,勿谓吾已耄。

下面是这首诗的翻译和注释:

这首诗是诗人向一位名叫全公的人提问关于禅宗的问题。诗人认为禅宗是一种有大知识的学问,其奥妙之处在于能够让人看到世界的真理。他提到自己已经修行了很长时间,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可以让人摆脱烦恼和欲望的方法,从而得到真正的安宁和快乐。全公对此表示赞同,并向诗人介绍了一些有关禅宗的知识。

全公对诗人说,禅宗强调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清净,而不是外在的纷扰和执着。他提到了“澹泊”这个词,表示自己与世无争,过着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方式。他还告诉诗人,要与禅宗的修行者建立联系,可以通过结社的方式与他们交流和学习。

全公告诉诗人,在修行禅宗时,需要避免妄想和执着,而是要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修行过程。他提到了“作佛无妄想,习静有真操”,这是禅宗修行的核心理念之一。他还告诉诗人,在修行过程中,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宁静,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全公还告诉诗人,在修行过程中,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修行过程。他提到了“空岩小茆斋,旬月常一到”,表示自己会定期到空岩上的一个简陋的草庵中去修行和思考问题。他还告诉诗人,自己已经度过了多年的修行时光,现在感到有些浮躁和不安。因此,他希望诗人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修行道路,不要因为年纪的增长而放弃追求真理和安宁的过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禅宗是一种能够让人看到世界的真理、摆脱烦恼和欲望的方法的途径。他强调了内心的平静、清净和无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与修行者结社交流的建议。他提到了禅宗修行的核心理念——无妄想和专注内心世界。他还强调了自己对禅宗修行的坚定信念和决心,以及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