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同一寓,死者为过客。
公年岂不高,痛惜如夭折。
乡国信多才,雅道洞明哲。
古篆今不存,高辞难再得。
吾生有幽抱,出户谁与说。
不闻子期亡,伯牙弦遂绝。
知音古来重,日月增哽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题目要求。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内容和思想的综合性选择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平时积累的知识和对诗歌内容的感知来作答。解答时,注意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结合注释与原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第一句:“宇宙同一寓”,意思是天地万物,都归为一体。第二句:“死者为过客”,意为人死如同过客一样转瞬即逝。第三句:“公年岂不高,痛惜如夭折”,诗人感叹对方虽年纪已高,但生命却如夭折一般短暂。第四句:“乡国信多才,雅道洞明哲”,诗人称赞对方有才华且精通雅道、明白事理。第五句:“古篆今不存,高辞难再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篆刻艺术无法复原的遗憾。第六句:“吾生有幽抱,出户谁与说”,诗人自叹怀有深隐的抱负,出门后无人能与之共语。最后两句:不闻子期亡,伯牙弦遂绝。知音古来重,日月增哽咽。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遇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哀之情。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文人张养浩的作品。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他一生坎坷,曾历任州县官、郡县长官等职。他为人正直,关心民生疾苦,敢于直言进谏。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积极参与反元的武装斗争,在战斗中屡建战功,官至廉访使。由于他在元末农民起义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因此被朱元璋所器重。后来,他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洪武初年,他升任中书省参知政事。不久后因反对丞相胡惟庸而被朱元璋处死。张养浩的文学成就很高,他善于写诗,其诗多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壮志未酬的感慨,风格悲壮苍凉。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友人的抒情小诗。诗人首先以“宇宙”起兴,表明人的生命像宇宙中的万物一样渺小。接下来,诗人指出友人的年岁并不高,但已经去世,就像短暂的过客一样。诗人对朋友的逝世感到十分痛惜。接着,诗人称赞朋友的才艺,并感叹他的学识渊博。然而,遗憾的是如今已经无法见到朋友的真迹了。诗人由此表达了对古代篆刻艺术无法复原的遗憾。诗人感叹自己怀有深隐的抱负,但出门后却无人能与之共语。诗人最后以“不闻子期亡,伯牙弦遂绝”和“知音古来重,日月增哽咽”这两句诗句结束全诗。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遇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哀之情;后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知音难得的重要性。整首诗充满了悲伤和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