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金兰社,怜君最英妙。
平生冰玉心,皎皎两相照。
衔羽附孤鶱,颦额蒙群笑。
叨承大贤容,谁云本同调。

诗句解释

1. “杂言送延平朱使君十三首”

这一句表明了诗歌的形式和主题。”杂言”通常指的是不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格式,而”送”则意味着诗人正在以诗的形式表达对某人的祝福或敬意。

2. “江左金兰社”

这里提到的“金兰”指的是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而“社”则是指一个集体或者团体。整个句子意味着在江左地区(今江苏一带)有一个金兰社,即一个以朋友为基础的团体或圈子。

3. “怜君最英妙”

“怜”表示怜悯,同情,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朱使君(可能是指朱使节,即派遣至他国的官员)的欣赏和同情。“最英妙”则强调了他的卓越和优秀。

4. “平生冰玉心”

这里的“冰玉”常用来形容人心地纯净无瑕、清正廉洁,“平生”则是指整个人生,整句话形容朱使君的心地如同冰一样纯洁、像玉一样美丽。

5. “皎皎两相照”

“皎皎”指明亮洁白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朱使君的人品光明磊落。“两相照”则表示他的品德与自己互相映衬、相互辉映。

6. “衔羽附孤鶱”

“衔羽”比喻依附他人,而“孤鶱”可能是一个典故或比喻,意指孤独漂泊的状态。这句话可能暗指的是朱使君在仕途中遭遇困难或挑战,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7. “颦额蒙群笑”

“颦额”是皱眉头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不快或忧愁。“蒙群笑”则是受到众人嘲笑或非议。这个描述可能反映了朱使君在某个时期或某个事件上的处境不佳,受到了周围人的误解或讥讽。

8. “叨承大贤容”

“叨承”是谦虚的说法,意为承蒙。“大贤”指的是非常贤能的人。“容”在这里可能是指宽容、容忍的意思。这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谦虚地表达自己对朱使君的尊重和感谢之情。

9. “谁云本同调”

“谁云”相当于“何人敢说”,表示疑问的语气。“本同调”中的“同调”原本指的是音乐中音调相同的乐器或人,这里可能比喻着志趣相投、理念相通的朋友。整句话可能在反问:有谁能说朱使君和我没有志同道合的地方呢?

译文

江左金兰会,怜君最英妙。
平生冰玉心,皎皎两相照。
衔羽附孤鶱,颦额蒙群笑。
叨承大贤容,谁云本同调。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朱使君的卓越品质和人格魅力。诗人以江左金兰会起兴,描绘了一个文人墨客聚集交流的社交场合。接着,通过对朱使君生平品格的描述,赞美了他如冰似玉的纯洁心灵和正直品质。同时,也通过“衔羽附孤鶱”等意象,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困境和挫折,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风貌。最后,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朱使君的高度认同和赞扬,认为他和自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全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既展现了朱使君的卓越品质,也为读者提供了对人生、友情等话题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