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止辩时义,岂徒决归休。
措意非中和,亦复乖天游。
阳至百物熙,商清火西流。
一为机心间,徒愧海上鸥。
所以鲁东门,迟迟出尼丘。
陶公会末造,矩矱难与俦。
山林岂不美,堂陛贵献酬。
仰怀海岳恩,吾力讵承不。
古人当龃龉,遥情属沉忧。
道有均休戚,贞则宜黾求。
我们来看题目“和何司空委心亭题壁四首”。这里的“何司空”应该指的是诗人的友人何司空,而“委心亭”则是他在某地建的一个亭子。因此,这应该是一首为这个亭子所作的诗歌。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 仕止辩时义,岂徒决归休。
- “仕止”指的是官员的进退选择,“辩时义”即辨析时机与道理。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即不应仅仅因为退休而离开,而是应该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正确的抉择。
- 措意非中和,亦复乖天游。
- “措意”意为安排意图或策略,“中和”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表着和谐平衡。诗人在这里批评那些只关注个人利益而忽视整体和谐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背离了自然的运行规律。
- 阳至百物熙,商清火西流。
- “阳至”是指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商清火西流”则可能是指商人清账退钱,或者比喻事业如火般消退。这里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不同事物发展状态的不同态度。
- 一为机心间,徒愧海上鸥。
- “机心”指用心计算,计谋,这里指那些心怀算计的人。“海上鸥”则可能是诗人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远离喧嚣,但内心依然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 所以鲁东门,迟迟出尼丘。
- “鲁东门”可能是指《论语》中的“子在陈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也;吾闻之于政者,而知王路之难也。”,孔子说:“我到陈国去的时候,看出了治理国家的方法很简单容易;我从政的经验里,知道治理国家的道路是多么地艰难。”所以这里诗人以孔子自比,表示自己虽然有所成就却仍感迷茫。
- 陶公会末造,矩矱难与俦。
- “陶会”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集会或宴会,“末造”则可能是指时代末期。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感慨,认为在社会变革的关键时刻,人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时代所迷惑。
- 山林岂不美,堂陛贵献酬。
- “山林”指隐居之地,“堂陛”指官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两者生活的向往,认为山林生活虽好,但官场上的应酬和权力斗争更为复杂。
- 仰怀海岳恩,吾力讵承不。
- “海岳”指高山大海,象征高远的目标。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崇高理想的追求,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要坚定地走下去。
- 古人当龃龉,遥情属沉忧。
- “龃龉”指意见不合,争执不休。诗人在这里感叹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而遭受痛苦,表达了对他们深沉哀思的情感。
- 道有均休戚,贞则宜黾求。
- “道有均休戚”指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有共同的感受,“贞则宜黾求”即坚持正道的人应当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诗人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首诗通过对仕、隐、世、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思考与困惑,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展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