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悽以黄,鸿雁衔哀思。
赭衣供井税,寂寞循良事。
穆穆丁温州,恺悌自天懿。
制锦输良材,展骥控遥辔。
薤拔少强宗,风清无黠吏。
环海数县侯,奔走敷德施。
露冕循郊圻,戢戢驯野雉。
颇闻沟塍畔,狼籍广遗穗。
天南百万象,庇覆罔不至。
舆人兴长谣,聊以存国志。
【注释】
秋草凄以黄:凄凉的秋草呈现出黄色。
鸿雁衔哀思:大雁衔着对家乡的哀思飞向远方。
赭衣:红色的衣服,这里指穿军装的人。
井税:征收水井税,即征收井赋。
穆穆:严肃的样子。
丁温州:指温州人。
恺悌(kǎi tì):和悦宽厚。
制锦:制作彩锦。
展骥:让骏马奔驰。
薤拔:指被割去的庄稼,比喻贫苦的农民。
少强宗:少有强大的宗室。
风清:指风平浪静,比喻政治清明。
无黠吏:没有奸猾的官吏。
环海:环绕着大海。
数县侯:几个县的长官。
露冕循郊圻(qǐ):戴着露冕沿国境巡视。
戢戢(jī):驯伏的样子。
长谣(yáo):民间的歌谣。
天南:指南方。
百万象:指成千上万的动物。
庇覆:遮蔽。
舆人:百姓,人民。
长谣:民间歌谣。
存国志:寄托自己的理想抱负。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是诗人在任温州太守时写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温州的自然景物、风俗民情,歌颂了温州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勤劳朴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希望为官为民造福一方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首句“秋草凄以黄”,点明季节为秋季,用“凄”字渲染气氛,使人感到凄凉伤感。接着写鸿雁衔着对家乡的哀思飞向远方,寄寓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描写了温州的自然景色,如“赭衣供井税”,“寂寞循良事”。其中“赭衣”指穿着军服的士兵,而“井税”则是指征收井赋,即征收水井税,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状况。最后两句“穆穆丁温州,恺悌自天懿”,赞美了温州人民和顺宽厚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以及他们的贤能和才干。
中间四句主要描写了温州的社会状况。“制锦输良材,展骥控遥辔”,意思是说,温州人善于织制精美的锦缎,用来供应官府;他们还善于驾御马匹,驰骋疆场。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温州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而且也反映了他们勤劳务实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四句进一步描绘了温州的自然景色和社会风貌。“薤拔少强宗,风清无黠吏”,意思是说,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当地农民生活困苦,只有少数人勉强支撑着家庭;而且当地的官吏清廉公正,没有奸邪小人。这些描写既表现了温州的自然景观之美,也反映了当地的民风之纯朴。
“环海数县侯,奔走敷德施”,意思是说,温州位于沿海地区,拥有众多土地和人口,因此需要有人去治理和管理。而当地人民为了表达对官员的爱戴和感激之情,纷纷奔走献上贡品,以示尊敬和感谢。这一句既体现了温州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也反映了温州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最后四句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前四句“露冕循郊圻,戢戢驯野雉”,意思是说,作为地方官员的我头戴露冕,沿国境巡视;而那些野雉却驯服地跟随在我的身后。这一句既表现了官员的威仪和尊严,也暗示了当地人民的温顺和服从。后四句“颇闻沟塍畔,狼籍广遗穗”,意思是说,我听说在田间地头经常有农民因为收成不好而遭受损失,他们的庄稼被风吹散或被踩踏而损失惨重。这一句既揭示了当地农民生活的艰辛,也反映了他们对官员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以温州为背景,通过描绘温州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品质,表达了诗人对温州人民的热爱和敬意以及对当地社会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既有生动的描写也有深刻的抒情,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