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之月日应柳,野客维舟汶川口。此方赤旱罹百忧,复尔颠风示灾咎。
黑云勃郁西北生,轮囷直上掩太清。嘘烟噫气塕然至,白日不得为光明。
沙飘石走樯柱折,鸡犬窜匿皆狂鸣。草茅半卷向空落,大麦小麦扬枯茎。
阴霾沉沉血色赤,赫如伯益烈火焚榛荆。万窍雷呼动天地,又如真宰下与群妖争。
宋郊六鹢飞且退,昆阳虎豹各战惊。蓬窗孤坐不敢寐,旅魂惨怛伤和平。
忆昔壬申群盗起,梁宋灾徵每如此。十年白骨撑乱麻,父老悲号未云已。
只今尧舜居明堂,辟除凶慝登贤良。璿玑方调七政理,此事乖剌诚何祥。
世无瞽史知天道,独立沉吟向苍昊。
这首诗名为《异风行》,作者为宋代诗人宋郊。以下是对各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季春之月日应柳,野客维舟汶川口。”
释义:春季的某个月,太阳照射在柳树上,一位旅行者在汶川口(一个地名)的河边停船。
关键词:季春、日、柳树、汶川口、旅人
赏析:诗的开篇即描绘了一个春天里,太阳照耀下的美景。通过“维舟”一词,诗人表达了自己暂时停留于河畔的愿望。
第二句:
“此方赤旱罹百忧,复尔颠风示灾咎。”
释义:这里正经历着干旱,各种担忧接踵而至。又突然刮起了大风,预示着灾难即将来临。
关键词:赤旱、百忧、颠风、灾咎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诗人所在地区的自然灾害和随之而来的忧虑。干旱和狂风都是自然界的异常现象,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不幸。
第三句:
“黑云勃郁西北生,轮囷直上掩太清。”
释义:从西北方向升起了一片黑云,它的形状像车轮一样,直冲天际,遮蔽了天空。
关键词:黑云、勃郁、西北生、轮囷、太清
赏析: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乌云的形状和气势,以及它对天空的影响。这种自然现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第四句:
“嘘烟噫气塕然至,白日不得为光明。”
释义:烟雾和气息弥漫开来,使得白天失去了应有的光辉。
关键词:嘘烟、噫气、塕然至、白日、光明
赏析:诗人通过“嘘烟”和“噫气”等词汇,传达了一种压抑的气氛,使得原本应该明亮的白日也变得黯淡无光,反映了天气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第五句:
“沙飘石走樯柱折,鸡犬窜匿皆狂鸣。”
释义:沙子和石头被风吹走,船只的桅杆折断,动物们四处逃窜。
关键词:沙飘、石走、樯柱折、鸡犬、狂鸣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展现了一种混乱的景象,象征着社会秩序的崩溃。动物们的慌乱逃跑,也增添了紧张的氛围。
第六句:
“草茅半卷向空落,大麦小麦扬枯茎。”
释义:草地上的草和茅草半卷着飘散在空中,大麦和小麦的穗子已经枯萎。
关键词:草茅、半卷、空落、大麦、小麦、枯茎
赏析: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农作物的状态,暗示了收成不佳,人们的生活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
第七句:
“阴霾沉沉血色赤,赫如伯益烈火焚榛荆。万窍雷呼动天地,又如真宰下与群妖争。”
释义:整个天空都被浓重的雾霾笼罩,颜色如同鲜血一般鲜红,这就像伯益焚烧草木时烈火熊熊。雷声轰鸣,震动天地,仿佛真宰(天帝)亲自降下神威与邪恶势力争斗。
关键词:阴霾、血色赤、伯益、烈火焚榛荆、万窍雷呼、真宰
赏析:诗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营造出一幅宏大的画面,将自然现象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八句:
“宋郊六鹢飞且退,昆阳虎豹各战惊。蓬窗孤坐不敢寐,旅魂惨怛伤和平。”
释义:宋郊的六只鹢鸟飞走了,昆阳的老虎和豹子各自感到惊慌失措。我独自坐在蓬窗前,无法入睡,心中充满了悲伤。
关键词:宋郊、六鹢、飞且退、昆阳、虎豹、战惊、蓬窗、孤坐、不敢寐、旅魂、惨怛、和平
赏析: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通过对鸟类迁徙和野兽反应的描述,反映了社会动荡不安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第九句:
“忆昔壬申群盗起,梁宋灾徵每如此。十年白骨撑乱麻,父老悲号未云已。”
释义:回想当年壬申年(1042年),盗贼蜂起,梁州和宋州的灾害频频发生。十年间,百姓们遭受了无尽的痛苦,他们的哭声还没有停止。
关键词:壬申、群盗起、梁宋、灾徵、白骨、撑乱麻、父老、悲号
赏析:诗人回顾了过去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那段动荡时期的深刻记忆。诗句中的“白骨撑乱麻”形象地描绘了人民生活的苦难和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而“父老悲号未云已”则强调了时间之长和人民的痛苦之深。
第十句:
“只今尧舜居明堂,辟除凶慝登贤良。璿玑方调七政理,此事乖剌诚何祥?”
释义:如今尧舜在明堂治理天下,驱逐邪恶,选拔贤才。天文仪器正在调整运行轨道,使七政和谐。这些事情似乎不合常理,真是奇怪吗?
关键词:尧舜、明堂、辟除凶慝、登贤良、璇玑、七政、调理、乖剌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过去的混乱局面和现在的清明政治,表达了对于社会安定和国家治理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提出了疑问,质疑这些看似不合常理的现象背后是否有更深的原因。这样的提问既体现了诗人的思考深度,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