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风庭院逢新岁,半月心期共此论。
悟著物时难体物,识忘言处是知言。
步趋迩向行裾得,神采犹凭画手存。
恨是溪桥成远别,相逢安得更源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并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此诗作于诗人贬谪黔州期间,是诗人在光风堂与别吉阳丈相聚时的即兴之作。“别吉阳丈”是第一句的宾语,全诗以“相逢”为线索贯穿始终,表达了对别吉阳丈的思念之情。

“光风庭院逢新岁,半月心期共此论”,这是首联。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光风庭院”是指作者居住的地方,“逢新岁”指新春佳节,“心期”即心愿,表示作者希望与好友共度新春佳节的心情。“半月”指半个月后,“此论”即这个论题,表明作者与别吉阳丈共同讨论的话题。

颔联“悟著物时难体物,识忘言处是知言”,“悟著物时难体物”的意思是说:领悟到客观事物的时候很难去体察它的本质;“识忘言处是知言”的意思是说:知道语言的无用之处才是真正的懂得语言。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语言本质的思考。

颈联“步趋迩向行裾得,神采犹凭画手存”,“步趋迩向行裾得”的意思是说:我行走的时候,脚步总是向着你的方向;“神采犹凭画手存”意思是说我的精神风貌还依赖于画师的描摹。这句表现了别吉阳丈对诗人精神风貌的影响。

尾联“恨是溪桥成远别,相逢安得更源源”,“恨是溪桥成远别”意思是说:恨只因为小河上的桥成了我们的分别之地;“相逢安得更源源”意思是说:如果能够再次相见那该多好啊!表达出了诗人对于与别吉阳丈重逢的期盼。

【答案】

光风庭院逢新岁(光风:比喻和煦的阳光) 半月心期共此论(心期:心愿,表示作者希望与好友共度新春佳节的愿

望。) 悟著物时难体物(悟著:领悟,体会;体物:理解、感知外在世界。) 识忘言处是知言(识:知道;

忘:忘掉。) 步趋迩向行裾得(步趋:形容步行的样子;行裾:衣服下摆。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行走时的姿态。) 神

采犹凭画手存(神采:神情气色;画手:画画的人。) 恨是溪桥成远别(恨:遗憾、懊恼;溪桥:小桥。这里指小河上的桥,

成为两人分别的地方。),相逢安得更源源(相逢:相逢相遇;源源:连续不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