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古洞经三变,变入尼山亦快哉。
坐玉江楼移旧榻,著书云路有新台。
九龙混混源头出,双蝶翻翻天际来。
何幸小生随杖屦,傍蹊赢得剪蒿莱。
【注释】
1.甘泉师:即李白。
2.从甘泉师登白云山:从甘泉山的李白那里登上白云山。
3.变入尼山亦快哉:白云山变化多端,进入尼山也快意。
4.坐玉江楼移旧榻:坐落于云江边的玉江楼上,搬走陈旧的床榻。
5.著书云路有新台:在云路上创作诗歌,新建了新的平台。
6.九龙混混源头出:九龙河滚滚向前,源头流出。
7.双蝶翻翻天际来:天空中蝴蝶翻飞,翩翩飞舞而来。
8.何幸小生随杖屦(Jù,音举):有什么荣幸让我能随着杖和草履一起游览。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时在天宝十三年(754年)秋天。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之后,因权臣谗毁,被排挤出京,从此浪迹江湖,行踪飘忽不定。这首诗就是他在游历途中作的一首七绝,表现了他漫游江湖的豪迈气概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开阔雄奇,想象丰富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首联“白云古洞经三变,变入尼山亦快哉”,写白云山的神奇变化。“白云古洞”是说山中有许多古老的洞穴。诗人以夸张的笔法描写这些洞的变化。白云山的山洞千变万化,仿佛随时都在改变着形态。这里用“经三变”突出了洞的变化之多、之快。而“变入尼山亦快哉”一句,则把这种变化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尼山”,指孔子讲学之处。诗人把白云山比作一个神奇的仙境,说它变化无穷,变幻莫测,一旦进入这个仙境,那该是多么快乐啊!
颔联“坐玉江楼移旧榻,著书云路有新台”两句,写诗人在白云山上的所见所闻。诗人坐在白云江边的玉楼之上,把过去使用的旧床榻搬到了此处;在云路之上新修了一座平台,准备继续他的文学创作。这两句诗,一写诗人移座换床,二写诗人修筑新亭子,都表现出他对于这次出游的兴奋心情。
颈联“九龙混混源头出,双蝶翻翻天际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九龙”形容白云山的流水,说这山中流水如同九条龙般奔腾激荡。同时,又用“双蝶”比喻流下的瀑布,说瀑布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一般美丽动人。这两句诗写得非常生动传神,把白云山的壮丽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尾联“何幸小生随杖屦,傍蹊赢得剪蒿莱”。诗人说自己有幸跟随杖和草鞋一起游玩,一路上砍除杂草,清理道路,尽情领略大自然的美景。这一联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现了他游历江湖时的豪迈气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开阔雄奇,想象丰富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