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青原路几许,上高中据万山雄。
乾坤总布阳和脉,朱陆谁多与仲功。
一贯赖君传道艺,三城分席启愚蒙。
康年早赐扶鸠杖,绝顶还应溯上风。

【注释】

①聂少泉:人名,即聂尚质,字子真,北宋诗人。

②上高:地名。在今江西吉安西南。

③朱陆:指朱熹、陆九渊。

④康年:指王安石。

⑤溯风:指登高。

【译文】
青石铺成的山路有几处,上高县位于万山之间。
天地间总布满了温暖的气息,谁多得与仲功相提并论?
一脉相传赖着您传播儒家的学说和技艺,三城分席开启蒙蔽愚钝的心智。
早春赐给扶鸠杖以助行,登上高山还要回溯那清风。

【赏析】
《送司训聂少泉归上高》。这首诗是送别聂少泉时写的。聂少泉字子真,北宋诗人,此诗是他送友人归上高的赠别之作。
首联写景。“白鹿青原路几许”,点出友人的归途所在。青原是江西上高县的古称,故此处用之;而“白鹿”则取自陶渊明《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句。两句合起来,意思是说朋友归去的路程有多远呢?
颔联写友归后的情况。“上高中据万山雄”,中举之后,上高县的山川更加显得雄伟壮观了。这一句也暗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意境和意象,但这里没有直接写山水,而是说万山之中,有一个上高县城,城中又有一所学宫,所以有“万山雄”之称。
颈联进一步写学宫的盛况。“乾坤总布阳和脉”,意思是说,整个宇宙间都弥漫着一种温暖的气息,这气息来自于万物的生长发展。这一句也暗用了陶渊明《读山海经》的诗意:“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吾何爱一猿宁爱一羊?”这里的关键词是“乾坤”,“阳和”,都是自然现象,也是人文精神的象征。“朱陆”指南宋儒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九渊为陆九渊的号),二人同属理学一派,但在学术上各有侧重,朱熹偏重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陆九渊偏重于主观精神的自觉和提升。
尾联写学宫培养人才的作用。“朱陆谁多与仲功”,意思是说,天下有多少学子能像朱熹、陆九渊这样呢!这是对他们的赞扬和肯定。
末联写友人的前途。“一贯赖君传道艺”,意思是说,你的学问和技能,都是老师传授的呀。“三城分席启愚蒙”,意思是说,你能够教给人们许多知识。“康年早赐扶鸠杖,绝顶还应溯上风。”意思是说,希望你在晚年身体健康,不要被疾病所困扰。
这首诗写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通判。苏轼对聂少泉寄予了深厚的希望,希望他能在官场有所作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